本报记者 李萍 李娟
近年来,临夏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务服务改革、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美丽临夏创建工作,勇于先行先试,坚持创新创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使文明之花盛开在“魅力花都、公园城市”。
在三级阵地建设中培育文明实践之“根”。持续加大对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阵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按照“八有”(有标识、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有记录、有成效)标准,统筹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提高各类活动场地的使用率,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在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中壮大文明实践之“茎”。设计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引导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从思想上树立“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新理念。各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在拓展主题实践活动中繁茂文明实践之“叶”。举办“简约餐桌、美好生活”“文明让临夏更美丽”“书香临夏、全民阅读”等活动,引导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文明实践,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提供书香文化氛围。
在打造文明实践品牌中绽放文明实践之“花”。“红色周五”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大讲堂”让群众成为宣讲台上的主角;“假期研学游”让孩子们走进家乡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家乡的美景与浓厚的特色文化;研发设计的“掌上智慧小程序”,让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服务,真正将基层服务延伸到了指尖,给基层治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让“治理”变“智理”,使服务更高效、便捷。
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在临夏大地,遍布城乡的理论宣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文明之花已悄然绽放在“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沃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