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健
蓝天白云下,田野环抱中,放眼望去,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仰望天空,犹如一朵朵蓝色的“向阳花”,在荒地、山坡上奋力生长,汲取不竭的太阳能,将清洁的绿色能源经由输电线路输送到远方,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还开启了绿色低碳新生活……这是近年来,我州紧抓国家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依托项目带动,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载体。我州始终把产业项目作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头等大事,把项目建设作为重塑产业体系、补长发展短板的主抓手,为全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强大支撑,注入新的能量。
“加快建设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把临夏打造成甘肃中部储能中心……”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坚定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强化项目带动“主引擎”,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深入研究国家所需、临夏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坚持强州与富民相统一、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城镇与乡村相贯通,走出一条符合临夏实际、彰显临夏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光伏发电项目有着收益稳定、受益期长的特点。近年来,我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通过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多种开发模式,精准实施光伏产业。
而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有力地支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也让村里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用来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还把绿色低碳观念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群众了解、认识、接受、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乡村发展,电力先行。在加快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同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不仅是补短板的惠民工程,更是添动力的发展工程。我州紧盯农网改造在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以谋长远的思路绘就一幅“三农”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困局。在2022年全州计划新开工重点投资项目中,能源项目有4项,包括永靖县2022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10千伏及以下工程、东乡县200MW光伏发电项目、广河县2022年10千伏及以下农网工程项目、和政县三十里铺乡南阳村10千伏及以下电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3亿多元。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随着一批批光伏项目、电网改造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州能源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为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