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龙)2月10日,州委书记郭鹤立与前来我州考察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文化考察团座谈,双方就传承优秀文化、加强交流协作进行了沟通。
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全国家纺终身成就奖专家、书画家徐行健,文史专家、济南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邹卫平,文史专家、济南市宣传部原副部长、济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周长风,济南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一级巡视员、市政府参事刘溪,济南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许延庭,山东省民族书画院院长、济南市美协副主席马骥,济南铁路局公安局原局长、山东省民族书画院秘书长王胜军,济南文联副主席、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徐国卫,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序博文,州政协原主席王正君,州领导李文瑞、邵志刚、毛鸿博参加座谈。
郭鹤立对考察团一行表示欢迎。他说,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文化大省,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济临东西部协作开启新局、我州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山东省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组成团队,带着多年来在文学、史学、文物研究等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研究成果,专门来我州考察指导、传经送宝,让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倍加振奋,充分体现了对文化事业的挚爱之情、对临夏发展的关心支持,必将开启两地文化艺术领域协作交流的新篇章,极大地助推我州文化事业繁荣振兴发展。
郭鹤立说,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黄河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刘家峡恐龙足印群数量之繁、分布之密集、清晰度之高世所罕见,和政古动物化石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松鸣岩花儿会等11项民间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享有“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西部旱码头”“大禹治水的源头”“古动物的伊甸园”“古建筑的博览园”等诸多美誉,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同时,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抢抓机遇、超常作为,谋划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文化旅游、特色农业、临夏美食、工业制造等产业蓬勃兴起,开启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郭鹤立说,我们把文化事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的决策部署,高标准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场馆建设等工作,高水平举办文化学术研讨、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征集收藏文物,全州藏品数量、文物质量、场馆建设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文博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近日我州民营企业家徐秀卓先生一次性捐赠50多年来收藏的4000余件珍贵藏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致好评,极大增强了全州上下的文化自信,极大调动了各族各界传承优秀文化的行动自觉,营造了文博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优势所长、开展协作交流、支持临夏发展,帮助指导我们保护好、研究好、宣传好、利用好文化资源,讲好历史故事、展示时代形象,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考察团成员表示,临夏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多元灿烂,是一方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此次考察之旅,目睹了临夏大地的发展变化,感受了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更是被厚重悠久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被州委、州政府发展文化事业的态度决心深深感动。今后,将推进深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协作交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县市的互学互鉴,定期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共同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推动临夏文化与齐鲁文化交往交流、发扬光大,为临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州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