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12月29日

“防贫保”筑牢防止返贫之堤

本报记者 赵怀斌 麻红梅

脱了贫,小康路上群众的生活,仍然是全社会最关注的事情。12月23日,记者来到广河县采访,切实感受到广河大地正讲述着创新举措、“绝不让一户群众返贫”的动人事迹。

天有不测风云。官坊乡石磊村的马哈牙一家人做梦也没想到,马哈牙的父亲马吉勒斯的一场大病,30多万元的药费经医保报销后,还有8万元没有着落。马吉勒斯告诉记者:“两个月前,我盘算着,即使把家里的牛羊都卖了也无法支付药费,于是我就对家人说‘我的病再不要看了……’当时,一家人都哭了。”马哈牙说:“砸锅卖铁,也要给阿大看病……”

难道让马哈牙一家返贫吗,绝不!

县上听说了马哈牙家的事,相关人员就到马哈牙家,详细了解情况。县上要求:“要解决好马哈牙一家的事,同时,全县要立即排查,绝不让一户群众因病、因学、因灾致贫。”

随后,乡、村干部积极协调,申报大病救助和防贫保险,让马哈牙一家获得8万元的医疗费用。如今,马吉勒斯有钱看病了,心情格外愉快。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这一家人心情轻松,对明天充满着希望。

采访中,官坊乡党委书记马和忠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按照县上要求,在全乡排查出5户因病、因学、因灾有返贫迹象的群众,及时落实大病救助、防贫保险等措施,制定了长效工作机制,进行动态化的管理。”

阿力麻土乡贾家村马奴海家,最近也得到防贫保险理赔的1.2万多元,马奴海的儿媳马发土麦用这些钱,添补医药费用。

马奴海家的困难得到乡政府关注,在给他落实农村二类低保的同时,也落实好了各种惠农政策。如今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用5万元小额信贷发展养羊,效益非常好,目前存栏超过50只。

记者来到马奴海家中,看到包村干部陈少鑫等人正在察看养殖情况。陈少鑫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把群众的现实困难解决好,还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现在看来,马奴海一家有希望能获得5—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虽然马奴海一家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但有政府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马奴海指着羊圈说:“我家养200只羊不成问题,我想把儿媳的病治好,发展养殖多挣钱,把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圆圆满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几天前,在内蒙古赤峰卫生学院、青海卫生职业学院、兰州资环学院的马婧、马昆、马鑫三姐弟,在不同的地方收到了同一个信息:“今天,我们从县上领到了1.2万元防贫保险金,我们给每人的卡上打了1500元钱,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三姐弟收到信息,热泪盈眶,分别回信息——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谢,对党和政府感激”“我彻底打消了弃学的念头,要好好读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这是发生在城关镇火红村马二沙家的事。

记者来到马二沙家,看到家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马二沙夫妻二人很勤劳,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也不如从前,三天两头到医院看病,供孩子上大学,着实让他们力不从心。

村干部马正华告诉记者:“在防返贫摸排中,包村干部田佳明将这一情况向镇上做了汇报,马二沙家获得2021年度因学返贫保险理赔,共获得1.2万元赔偿。”

在马二沙院中,夫妻俩满面笑容,拿出领取保险理赔的票证,还打开手机,让大家看孩子发来的信息和感言。

据了解,广河县财政投入保险资金300万元,为患大病、突发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的特殊困难群体统一购买防贫保险,变被动为主动,着力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如今,因病、因学等支出较大的群众陆续得到赔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广河县像马哈牙、马奴海、马二沙一样的家庭,都得到了政府的及时帮助,杜绝了返贫,让他们满怀信心,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项工作在广河县刚刚起步,方兴未艾,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为广河大地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 2021-12-29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63177.html 1 “防贫保”筑牢防止返贫之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