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玉兴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现代、是否文明,需要文化的传承滋养,更需要人文情怀的培植。近年来,临夏工会组织担负起这份光荣神圣的职责:普通职工的贴心服务、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过节走访的慰问……这样的“小事”一件件、一桩桩,犹如一串串珍珠亦如星星之火,温暖着我州广大职工,助推着城市温度的提升,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不断提升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创了临夏工运事业的新局面。
“手牵手”撑起职工维权“保护伞”
近两年来,州总工会在厦门市的帮扶支持下,争取帮扶资金790余万元,建成甘肃省首个工会“共享职工之家”,为职工搭建了集帮扶救助、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寓教于乐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帮扶范围、完善了帮扶方式、提高了帮扶水平,构建了“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这只是州总工会借助职工服务中心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上提升服务能力,开展“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职工的一个缩影。
让职工实实在在体会到家的温暖,是全州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州各级工会组织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工会所能”,针对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夯实服务阵地建设、着力强化维权服务,使全州广大职工群众享受工会组织的红利和服务,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十三五”以来,建立“工会爱心驿站”43所、“职工书屋”50个、职工周末学堂10所、母婴休息室示范点10个和爱心托管班2所,争取“平安返厦”补助资金100万元,为2524名临夏籍务工人员每人补助400元返厦交通费。开展了“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健康幸福进一线”“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切实做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的基本职责。
服务全州改革创新发展大局,引领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开展农民工维权服务、职工普惠服务等工作,既是工会工作的价值体现,也是实现职工权益的根本所在,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放大了工会的声音,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展现了工会的新作为、新风采,开创了工会工作新局面。
“肩并肩”帮扶慰问“暖人心”
“有了娘家人的帮助,现在我可以安心工作了。”2020年5月11日,我州某单位临聘人员马胜带着一封感谢信和一面书有“帮扶解困伸援手,心系职工暖人心”的锦旗来到州总工会,感谢多年来州总工会对他家的关心和帮助。马胜和妻子均为聋哑人,儿子患有脑瘫,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8年,州总工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对接,及时将马胜纳入工会帮扶救助管理系统,“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每年给予1万元左右的特殊生活补贴,为他家建立了一个“幸福港湾”。
像这样的帮扶事例在全州工会组织的工作簿上留下的印记数不胜数,每一次慰问都是对工会组织努力锤炼职工信赖的“娘家人”的最美诠释。在临夏,“爱心”不只是一个词语,而是广大困难职工在生活中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得到的。
五年来,工会帮扶体系日趋完善。工会制定针对性措施,因户施策、分类帮扶,把“精准”贯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全过程,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防疫情、稳岗位”等系列慰问活动。2016年以来,筹资专项资金3721.407万元,对全州22919名各类困难职工进行了帮扶救助;筹资280.41万元,对3381名职工进行了家政服务员等不同种类的培训;筹资333.9925万元对环卫工人、交警等一线职工进行慰问活动,为56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26.3万元,为6060名以货车司机、快递员为主的“八大群体”会员每人发放50元入会补助,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筹资194.4万元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43所,以实际行动服务职工、温暖人心。实现“哪里有困难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干部的身影;哪里表达诉求,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声音”,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面对面”为基层“传经送宝”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工会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哪里需要做群众工作,工会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州总工会组织的这次技能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技能、展示风采的平台,今后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今年3月11日,在临夏县举办的羊肚菌采摘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王秀芳如是说。这只是工会组织“面对面”为基层“传经送宝”,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成长的一个缩影。
围绕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各级工会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项目,建立健全符合产业工人需要的终身学习制度,努力让新时代产业工人技术更硬、本领更强。五年来,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国、省级、州级劳模及河州工匠进乡镇进企业进车间。在临夏市茶马古市创建“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4家、“河州工匠创新工作室”13家,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服务月”网络招聘活动,2380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职位1234个,招聘人数24547人,成功促成就近就地就业3064人,向外地企业输送2262人;在全州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200多场次,参赛职工达2.8万人,举办了汽车修理、服装加工、百合加工、白酒酿造、刀具雨具制作、“社区护理”“全科医生”中小学优质课竞赛、气象服务、酒店服务、10千伏交联电缆冷缩式中间接头制作、“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电商‘双创’技能大赛”等州级技能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各县市分别开展食用菌种植、八宝茶加工、啤特果苗木嫁接、中药材种植、美食烹饪等多工种、多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达3000余人,真正将竞赛办在了车间工厂、田间地头。
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彰显了全州工会组织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智慧与魅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工人阶级主力军风采。五年来,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
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131个乡镇(街道)、1116个行政村均建立工会组织并辐射带动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工会组织。全州建立“八大群体”行业工会9个,“八大群体”所属企业建立工会组织219家,发展“八大群体”会员4369名,全州131个乡镇(街道)工会,58个村、社区工会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反映着我州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硕果累累。如今,临夏工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州工会组织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会干部的“娘家人”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凝心聚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同谱写新时代临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