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进行了重点回顾,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这些重要论述,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系统地重述了中国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必然规律和内生动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些重要论述,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一经提出便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响和广泛认同。我们要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刚刚闭幕的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把临夏打造成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目标。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面对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机遇,州上在州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制定完成了《临夏州打造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示范区工作方案》,从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工作措施、组织保障等方面,为全力打造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更好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
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今年8月27日至28日,党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党的民族工作百年历程和历史成就,总结概括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统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建设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为平台,以打造“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为目标。创新载体、拓展领域,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响叫亮富有时代特征、体现地域特色的创建品牌,持续巩固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社会和谐文明的大好局面。
实施打造一批、提升一批、命名一批“三个一批”创建行动,2021年,州上对20个集体、80名个人、74个示范区(单位)、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进行表彰命名,康乐县、八坊街道办事处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名单;2022年,争取国家民委将我州继续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至2025年,实现国家级示范县市全覆盖,把我州创建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示范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制度、宗教思想、宗教文化,更好适应我国社会制度、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
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以此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打造“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工作中,我州将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全局高度,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认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认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全州各族群众牢国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夯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具体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全面落实主导引导、爱国爱党、尊法守法、同心同行、整改整治“五大行动”,开展“说变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现行的宗教模式是最好的宗教模式、现有的宗教格局是最适应的宗教格局、现在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的思想意识,坚定树立起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自信和志气。从组织保障方面健全完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领导干部分层包抓、主管部门督促跟进、县市主体责任落实、条块结合协调联动“五大机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推动落实的生动局面。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民族工作,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努力将临夏打造成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