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进忠
清晨,在一片片林荫下,伴随着悠扬柔和的音乐,身着白色服装的太极拳爱好者从容打着拳;下午,河畔的健身步道上,人们或快或慢,边欣赏着河两岸风景边健身;傍晚,篮球广场上喝彩声不断,各个公园广场上满是散步健身的人和嬉闹的孩子……
晨曦微露间,晚霞将尽时,无论是在居民小区的健身器材旁还是在农村健身广场,不管是在河湖边上的景观步道上,还是在公园的休闲广场上,总能看到群众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近五年,我州全面贯彻中央、省、州决策部署,以“群众体育抓品牌赛事、竞技体育抓优势项目训练、体育产业抓市场主体培育”为工作思路,全力抓基础、抓训练、抓赛事、抓行业、抓产业、抓人才,形成了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势头、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局面、体育产业助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崭新格局,充分发挥了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助推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8月11日,广河县创建“篮球之乡”范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这是临夏乃至甘肃体育界的一大喜事。
篮球是广河县名副其实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打篮球、看球赛。近年来,广河县抓住国家扶持“一村一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全县102个行政村中85个村实施完成了村级农民健身工程,每个文体广场配套安装了1副篮球架,并投资1.2亿元建成了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形成了政府重视、群众参与、企业赞助、社会组织办赛事等多元化篮球运动发展模式。
如今,在广河县的基层乡镇、村社,随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篮球文化,群众参与篮球运动的高涨热情也反映出热爱篮球、关注健康、全民健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我州其他各县市也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临夏州青少年滑雪邀请赛、“花儿·临夏”马拉松赛、“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徒步系列活动(东乡站、永靖站、康乐站)、牡丹月半程健身跑、全州象棋比赛、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甘小侠”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等群众喜爱的比赛项目,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州体校、永靖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和政县法台山健身基地和杨志强、海云、李艳芳等分别获得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彰。
五年来,我州制定出台《临夏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全州实现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从2016年的26%提高到33%,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健全,8县市全部成立体育总会,州内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到57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196名,晨、晩练点和健身气功站点共计403个;每年全州举办各类群体活动300余场次,参加人数60余万人次。
如今,“生活体育化、体育生活化”的健身氛围日趋浓厚,我州初步形成了具有临夏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获得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篮球项目男子青年组、少年组“双冠”,甘肃省高中篮球联赛暨U18青少年篮球联赛获得男子冠军,中国篮球公开赛酒泉站(甘肃赛区)冠军。我州篮球队不畏强手,屡战屡捷,勇夺4个冠军,实现了我州篮球运动历史性突破。2021年2月2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U19青年男子篮球比赛线上抽签仪式结束,临夏州青少年篮球队代表甘肃省出战此次比赛。近年来,我州代表队在全国性赛事和省级赛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备力量长足发展,体育赛事事业取得了稳步发展。
五年来,我州以筹备举办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不断提升重点项目核心竞争力,深化“体教结合”路子,竞技体育成绩稳中有进。
五年来,全州成立了14个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按期开展田径、射击、武术、篮球、柔道、跆拳道、摔跤等7个项目业余训练,参加训练的人数不断壮大到435人;组队参加历年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累计获得金牌33枚、银牌48枚、铜牌40枚;在2018年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州代表团勇夺金牌67枚、银牌54枚、铜牌42枚、总分1139分,位列全省金牌榜和总分榜第三名;在第十届残运会上获得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35枚、总分778.5分,位列全省金牌榜和总分榜第四名;在甘肃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团体、个人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1个,位列全省金牌榜第二名。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上获得金牌1枚、铜牌1枚。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离不开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州已有各类体育场地6167个,总面积348.37万平方米;各类大型体育场馆14个,公共足球场34个;乡镇健身中心90个,村级体育场地120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5年底的人均0.6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71平方米。
如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竞技体育比赛以及由此产生的体育竞技明星,则成为体育的另一种有力代言,将体育及体育精神更深地融入群众心中。
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积极争取甘肃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县松鸣岩国际滑雪场等冰雪户外运动产业基地起步良好;
体育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体育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在逐步兴起;
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近五年年均销售体育彩票近2亿元,销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州相继出台了《临夏州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临夏州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实施方案》《临夏州旅游文化体育生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临夏州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政策措施,体育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五年来,我州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积极谋划精品体育赛事,着力打造体育品牌,精彩赛事一个接着一个,先后举办乒乓球、足球、云跑、自行车、赛马等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体育旅游项目,形成了以体育赛事融合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打造了冰雪临夏体育旅游品牌赛事,让品牌赛事在临夏实现常态化,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提档升级,我州还立足本土优势,大力支持民间休闲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充分激活民间体育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临夏市突破篮球馆、临夏市牛津河“科比主题”篮球馆、和政县法台山景区体育综合体、广河县黑七篮球馆、广河县格子湾体育馆、The New灯光球场等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健身馆、健身房、体育俱乐部不断兴起,正在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体育是一个地方的精神窗口,让人们得以发现这个地方体育场馆的美,看到这个地方人们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幸福。体育是一个地区的桥梁,让人们得以通过体育“走进”这个地区。体育拉动了服务业、旅游业、休闲经济等相关产业和就业的增长,集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正在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经济与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