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12月01日

试论临夏砖雕纹样的文化内涵

●崔江琳

临夏砖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发轫于秦汉,成熟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它与书法绘画雕刻艺术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是多民族传统文化交融的独特艺术,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临夏州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砖雕文化之乡”,为临夏砖雕文化的研究推广和砖雕产业的培育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临夏砖雕题材极为丰富,纹样种类繁多,人类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和自然的一切有形、无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作为砖雕创作的内容。临夏砖雕,综合运用比喻、谐音、借代、通感、联想等手法,将人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审美趣味以及风俗民情折射在砖雕作品中,同时还进一步发展、延伸了这些元素的寓意和内涵,涌动着奔流不息的生命意蕴和时代气息。

亲近自然,赞美祖国山河

临夏砖雕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景物纹样大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和生产生活场景,充分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壮丽山河、秀美景色和生产生活环境的热爱赞美之情。植物纹样是临夏砖雕表现的主要题材,在明清遗存的砖雕中,80%以上是山水植物砖雕。如最能体现临夏地域植物花卉特色的紫斑牡丹,临夏市出土的宋代《牡丹图》方砖中已经有了浅浮雕的表现形式。明清以来,象征富贵和吉祥“富贵延年”“富贵寿考”“荣华富贵”“国色天香”等砖雕艺术品在城乡随处可见。长期以来,临夏地区各族群众都以种养牡丹、吟唱牡丹、张贴牡丹画、使用砖雕牡丹艺术品为时尚,生动体现了人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人文情怀,充分表达了各族群众致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山水美丽临夏的共同愿望。同时,植物纹样还与其他纹样有机组合,构成丰富多样的新形式,如由松、竹、梅三种植物组成的纹样“岁寒三友”,由植物莲花与动物鲢鱼或其他鱼形组成的纹样“连年有余”等,此类组合的吉祥纹样无法用简单的方式理解感悟其蕴含的寓意,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艺术地反映出了各族人民情系家乡、亲近自然、赞美生命、热爱劳动的淳朴品德和不懈追求。

崇尚德行,期盼幸福生活

临夏砖雕纹样承载了不同民族、民众的期盼和遐想,有的被视为图腾神灵,有的被赋予道德教化功能,其中有些是民间自己创造出来的,虽然在现实中不曾存在,却存储在人们的感情和精神世界里,凝缩成为人们期盼平安幸福生活的图景,代表一定的祈求心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倾向和感情色彩。如珍藏于我国首家民办砖雕博物馆——临夏砖雕博物馆中的汉代砖雕图“玄武”,反映了黄河上游地区先民崇尚自然神功、祈求神灵护佑、期盼平安生活的普遍心态。金代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出土的《二十四孝图》,准确而细腻地将二十四孝的动人故事刻画在青砖之上,反映了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传统美德。临夏东公馆西院砖雕匾额“尌(树)德”“怀仁”,表达了崇德教化的寓意。改革开放以来,设计创作和广泛使用的许多砖雕作品,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制作,艺术地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内容,反映了人们行德扬善、团结进取的群体意识,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朴素向往和积极追求,展示了对精神世界的自律要求和自我净化提升。

寄托愿望,表达志趣向往

临夏砖雕纹样,或直露胸怀,或隐晦委婉,或借景生情,或标志记事,蕴含了使用者和雕刻者的志向爱好,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审美的情趣,含义丰富,表意独特,寓意深刻。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临夏,随着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合、对外交流交往的增多,临夏砖雕动物纹样和人物纹样逐渐增多,祥禽瑞兽吉祥图案与劳动建设者的形象大量出现,展示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如民居民宅中,或大或小、或隐或显、或正或偏雕刻的蝙蝠,因“蝠”与“福”“富”谐音,故被当作幸福、财富的象征。“蝙蝠”谐音为“遍福”“遍富”,寓意遍地有福有富。因其能飞,希望幸福、财富、福气从天上到来,降临“福门”,所以在民居中以倒挂的蝙蝠为砖雕的装饰纹样比比皆是、频频出现,这与有些家庭在门楣上倒贴“福”字有异曲同工之处,表露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情系时代,弘扬进取精神

临夏砖雕在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把人们的情感愿望艺术地体现在纹样图景中,反映了人类关注时代、追求进步的进取精神。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反映“一带一路”、中外交流、建设成就等内容的砖雕不断展现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如临夏市红园广场等处呈现的大型砖雕作品《丝绸之路》《大河之州》《茶马互市》等,刻制了丝绸之路沿途建筑、商旅、游人、酒泉航天发射塔、祁连山川、兰州北塔山、永靖炳灵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把历史和现实、景物和人物、具象和抽象集中展现在风景纹样巨幅作品中,艺术地凸显了题材的丰富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地域的独特性,全景式展示了不同文化特色和不同地域风貌特色,突破了对人物和动物刻制的局限,突破了风景画只突出一个主题的常态,突破了一幅作品无法同时反映不同文化和地域景物的先例,生动地体现了各族群众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包容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意识,全面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愿望和进取精神。

继承传统,彰显民族特色

临夏砖雕集不同文化形态和艺术技艺于一体,是众多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表现出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如临夏砖雕文字纹样,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隐含寓意,或追求期盼,或标志记事,真实表达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和祈盼诉求,内涵丰富,表意深邃,各具特色。第一类是用汉字或符号刻写在瓦当上的“文当”,十分简单简练,但仍记录下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农耕、信仰等方面信息,对后人研究地域文化和人类进步历程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类为直接雕刻在砖雕上的文字,主要以单字、词语短句、古文诗赋和书法对联为内容,位置不固定,多用隶书体刻写,或直露、或隐晦、或委婉地表情达意,蕴含了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爱好,也体现了雕刻者的功力和欣赏水平,发掘最早的当属临夏《积石录》记载的汉砖上刻画的类似甲骨文的文字。第三类为不同民族文字或单独或混合同时展现在一幅砖雕作品中。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回族在砖雕作品中有一部分用阿拉伯文字表情达意,并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名言警句,多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在临夏砖雕中还有一种独特形式,即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和汉字书法艺术共同出现在一幅雕刻作品中,加之作者匠心独具,让人感到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充分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艺术交融交辉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甘肃建投临夏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2021-12-01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61819.html 1 试论临夏砖雕纹样的文化内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