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好飞
初冬,田野一片萧瑟,但在临夏县安家坡乡的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里,却呈现出不同场景——村民们忙着采收菠菜和萝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安家坡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流转土地1700余亩,用于种植高原蔬菜,带动群众就近务工。
在史娄村高原蔬菜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萝卜长势喜人。采收、掐叶、分拣……村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今年,我们引进优良菜种和先进培育种植技术,签订购销合同,大面积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高原蔬菜,辐射带动全村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吸纳本村30多名村民到合作社务工,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史娄村党支部书记杨玉鑫说。
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为解决群众在种植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去年,乡上引进福建沈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联合种植协议,负责种子引进、日常管理和市场销售。11月9日,中寨村产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80箱菠菜,被来自福建的运输车装车运往福州。
为做到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不误,工人们在分拣、装箱、搬运、装车时,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活要干,防护也要做好。我们每天干活前都会测量体温,用酒精消毒,干活时也都戴着口罩和手套。”中寨村合作社小组长韩明菊说。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不误农时,安家坡乡的各个种植基地在采摘前都会对工人进行体温监测、对车辆进行集中消毒。
手中有活,心里有光,脸上有笑。“我今年60岁了,送孙子上学后,我就来这打工,一个月也能挣2000多元,可以贴补家用。”家住中寨村费家社的陈三亚,在合作社已务工两年了。合作社里与她年龄相仿的妇女占大多数,种植基地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据安家坡乡党建办主任韩俊升介绍,该乡蔬菜基地使用有机肥,种出的蔬菜健康无污染、口感好,在市场上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