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姝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脱贫攻坚大决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场“大考”,积石山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州委的决策部署,办成了一系列惠及百姓、群众点赞的大事,破解了一系列制约发展、事关全局的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影响深远、引以为豪的业绩,成就了积石山县历史上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好、生态环境优、城乡变化大、群众受惠多、党风政风实的五年。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尽锐出战,全县471名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扎根一线,5412名干部结对帮扶,中央统战部、国家医保局、厦门市海沧区、济南市章丘区以及省委办公厅、省公安厅、金川公司等省州单位并肩作战,社会各界倾力援助,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43亿元,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解决了住房、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难题,全县农村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90个贫困村、2.04万户10.1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全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80项,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13.3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6.36亿元,年均增长14.8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稳定增长,均创历史新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花椒、核桃种植、牛羊养殖等现代农业齐头并进,光伏、食用菌等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家。全域旅游建设加快推进,大墩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草坪成为新的旅游名片走红省内外,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井喷式增长。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县城和重点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城区道路及管网改造、南北滨河路道路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全面完成,风貌改造提升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点亮县城。城乡路网不断完善,旅游大通道全面建成,临大高速建设如火如荼,县乡二级路四向延伸,“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村村通”“组组通”目标全面实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银川、安集、石塬等成功撤乡建镇,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19%。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成效显著,2020年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县域四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黄河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增至19%,生态和绿色已成为积石山最靓丽的名片。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放管服”不断深化,27家单位和2家企业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集中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开通“在线办理”率100%,群众“好差评”满意度100%。五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0551户。农业农村、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明显提升;纪检监察体系不断完善。大开放促大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建设,与青海省民和县、循化县等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社会事业纵深推进
每年80%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支出,五年累计投入111.7亿元,年均增长23.9%。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3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78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累计投入5.2亿元优化办学条件,新改建幼儿园和中小学112所,大河家中学、城东小学等建成投入使用,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实现五连增。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城乡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补助标准连续5年提高。特别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零确诊的阶段性成效,答好了疫情“加试题”。
民主法治成效显著
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平安积石、法治积石建设有序开展,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2019年获得“全省双拥工作模范县”,侨务、外事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全县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局面。2021年高标准举办四十周年县庆系列活动,各族干部群众为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和赞叹,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增强。
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提拔重用一线干部,“80后”“90后”成为乡镇党政班子中坚力量。全面完成乡村两级班子换届,“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和“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有声有色,145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从零突破到5万元以上。
贫困和落后,不会是积石山县永久的标签;奋斗和拼搏,才是积石山人永远的坚持。不忘来时路、不负赤诚心。未来五年,积石山县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书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