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雪皎
“原来做核酸检测时,要先登记后挂号、再拿着挂号的二维码单子去缴费,之后才能去采样,人多时要排很长的队,现在工作人员扫健康码就可以采样,5分钟就搞定了!”正在临夏市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的市民虎海莲告诉记者。
11月1日起,我州各县市1420个核酸检测采集点陆续启用甘肃省全场景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而“扫一扫就能搞定”正是该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
使用该系统后,采样人员只需打开手机上的APP,首先扫描转运箱上的条形码开箱,然后依次扫描1至10个人的健康码或身份证录入个人信息,接着进行采样,采样管全部装箱之后,再扫描转运箱上的二维码封箱后送检。实验室工作人员扫码接收样本后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上传到信息系统,最后大家就可以在“健康新甘肃”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手机小程序查看自己的检测结果。
11月3日,临夏市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时,在该系统的助力下,24小时内37.3万余人份的样本完成采样和检测。记者了解到,假如一个地区暴发疫情,该系统可大幅度提升大规模检测的效率。还可根据不同地区和机构检测要求随时增派采集组,满足机动性高的要求。
记者在该系统运行监测大屏界面上看到,采样、送检、接收、检测各个环节相关数据都能通过趋势图、各县市地图等可视化方式在大屏幕上实时展现,核酸检测每一个流程都可精准查询,可以说给每一个样本都安上了“定位器”!
州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马海龙说:“该系统上线后,不仅大大缩短了信息录入时间,而且后台数据可全程追溯。例如,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一共检测了多少样本、未检测多少样本,各县市的核酸检测开展情况等数据。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疑似阳性样本,实验室可根据前期采集的信息迅速锁定该采样管相关人员,报送有关部门后第一时间管控相关人员。”
据悉,为支持州卫健委做好该系统的启用工作,州上专门从州大数据服务中心抽调两名干部,在州卫健委信息中心成立了小组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和数据统计等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回过家,白天到各县市培训指导,晚上加班统计数据、解答问题。但看到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检测效率大幅提升,大家都很欣慰,感觉我们做的这一切都很值得。”马海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