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霞 赵好飞
“大喇叭”响起来、宣传车跑起来、电子屏亮起来、微信群动起来、小视频录起来……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自我保护尤为重要,如何让防疫知识入脑入心?除了传统的宣传单、大小广播,我州8县市妙招频出,一系列有创意、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备受群众欢迎,让防控知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群防群控的共识和合力。
句句入心——贤孝“花儿”唱起来
“新冠疫情是命令,科学防控担责任,城里城外齐行动,各行各业不放松,侥幸心理不能要,全员核酸检测要做到……”三弦拉起来,河州贤孝唱起来,句句不离防疫知识点。河州贤孝之《疫情防控 筑牢壁垒》将防控知识娓娓道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与传唱。
“家里面坐着你别乱串,人多的个伙伙里你别钻;到处乱转不洗手,大病小病入你口;多消毒来多洗手呀,病毒把你绕着走……”一些“花儿”爱好者将自编的防疫“花儿”发布到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防疫版“花儿”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以咱们临夏传统文化的形式把防疫知识唱出来,好记又亲切,我们一听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临夏市民纷纷点赞,并通过网络积极传播。
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的防疫版“花儿”、河州贤孝、河州平弦以具有本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形式,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引导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共同防疫的良好氛围。
声声入耳——大小喇叭响起来
走进我州各县市村镇、社区街道,随时都能听到一条条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语从大小喇叭里传出,方言、普通话自由切换,幽默严肃相结合,反复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声”垂范,让万众一心、全民防疫的声音传遍街头巷尾,引导广大群众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防控疫情。
“大家注意了,看好自家小孩,不要出来乱跑;大人没事别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正明只要闲下来,就拿着小喇叭在村子里穿梭。他认为,带上喇叭走街串巷,除了能让群众听到防疫宣传内容,还能及时发现、制止极少数群众不规范佩戴口罩、聚集等行为。
永靖县三塬镇各村社电线杆上的“小广播”让全镇群众每天都“沉浸”式了解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方法。“我的孙女3岁了,现在只要听到村上喇叭响起来,嘴里就开始跟着念‘戴口罩、不串门’。”村民李秀英认为村里的大喇叭方言喊话既亲切又入心。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出门请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随着广播声由远及近,防疫宣传车映入眼帘。康乐县利用流动宣传车把疫情防控信息传播到大街小巷,汇聚起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成为宣传防范疫情的“移动阵地”。
不少群众表示,这种沿路循环播放的方式很好,一部分老年人对网络接触少,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了解相对有限。通过流动宣传车能直截了当地获取更多防控常识,也能更好地督促群众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处处入眼——宣传横幅挂起来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爱”“亮码测温、减少聚集、戴好口罩”……一条条接地气、内容新颖的防疫横幅标语,使用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的语言,向群众传达加强防护的方式方法,让大家知晓和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社区挂上了很多防疫知识标语,感觉很暖心,让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群众的关心与爱护。”临夏市城南社区的周明辉颇有感触地说。
除了横幅,临夏市出租车顶灯、公交车载小电视、广场显示屏等地根据实际场所、需求张贴播放相应内容的宣传视频标语与海报,不断传递疫情防控力量,扩大宣传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群众对疫情防控宣传“看得见”。
“将疫情防控宣传标语简洁醒目地设置在公共交通、户外广告牌、网络媒体、电梯广告屏、大街小巷,不仅能营造浓厚的防疫宣传氛围,还能让群众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进一步加强群众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和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样样新颖——线上宣传活起来
加强疫情防控暂时阻隔了人与人的线下交流,但阻隔不了人们的线上沟通。全州各县市各部门各出奇招,为广大群众架起了异彩纷呈的防疫宣传线上桥梁。
10月29日晚,临夏共青团疫情防控心理辅导系列讲座网络直播活动举办。直播中,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解了在疫情防控中的心理调适和疏导方法,消除大家的疑虑,树立“防疫”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当晚,全州6000余名团员青年线上观看了讲座直播。
“不要嫌麻烦,出门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外面打工的人如果有事非要回来,一定要给自己村上打电话问清楚……”在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当地网红马俊正在进行网上直播,为粉丝们宣传讲解疫情防控政策与常识。据了解,积石山县委宣传部招募了20多名当地网红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快手平台向网友宣传防护知识,助力疫情防控。
除此之外,各村各社区充分利用微信服务群,宣传防疫常识、发布通知。“通知一下啊,明天早上大家都到村委会院子来做核酸,出门记得把口罩戴好……”临夏市城郊镇瓦窑村党支部书记高晓东考虑到村里一些老人不识字,除了发布文字通知,还会将通知以语音形式发出,对于村民的每条语音他都耐心听完并积极回应。
防疫宣传“接地气”,群防群控“入民心”。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宣传车、社交媒体、横幅等花样宣传方式,以传统文化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使疫情防控知识入耳入眼入心,展示了防疫宣传工作的“临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