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9月30日

好风景带来好日子

本报记者 郭慧霞

“现在新修的公路路面平整,颜色鲜艳清晰,群众出行更方便。”临夏市枹罕镇拜家村村民任永辉对自家门前新修的乡间道路赞不绝口。

任永辉所提的公路,是今年临夏市改建提升的枹罕镇牡丹产业园道路,该道路主路线长约6.81公里,路基宽6.0米,路面宽5.5米,由一条主线和支线组成,路面绘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这条路按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改建,配套建设道路附属设施,当地人称其为“彩虹路”“产业路”,它也是一条连接该市青寺村、拜家村、江牌村和王坪村的旅游通道。

以路引景,以景串线,这条高颜值农村公路,让本是绿意环绕的古枹罕愈加明媚动人,也为生活在附近的村民增添了更多幸福感。

为美丽乡村赋能,路域改造提升是一方面,路边环境整治也不容忽视。为此,拜家村由村“两委”牵头,各村社干部配合,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建立村集体和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凝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合力。

从干部到村民,大家迅速行动,整治垃圾污水、清理杂草杂物、拆除私搭乱建,使公路及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变。“我们将在‘产业路’两侧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把它装扮得更美观。临夏市牡丹科技示范园项目流转了我们村700亩土地用来种芍药,此举不仅可以带动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拜家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金国指着公路沿线的土地说。

过去的拜家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单一,现如今,随着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实施,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潮中,拜家村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借助“魅力枹罕”品牌力量,依托民俗特色产业,推广种植芍药,以种植核桃、樱桃等经济作物为主,正在逐步形成“拜家村赏花,民俗村采摘”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游玩、观赏。

村民商玉林是该村的核桃种植大户,经过科学种植和管理,他的核桃长势良好,时下进入采摘期。

走进商玉林的核桃林,挂满枝头的青皮核桃三颗一支、五颗一簇,长势喜人。

“我把一部分核桃拉到集市上卖,其余卖给商贩,每年这个时候有不少商贩直接到村里收购核桃。”商玉林如是介绍。

“我们不仅要让环境美起来,更要让老百姓富起来。”王金国说,一项项实事的落地,惠及了拜家村全体村民,使村民与村干部的心贴得更近,一起向着幸福出发。

--> 2021-09-30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58847.html 1 好风景带来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