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刚林
当宝宝呱呱坠地,健康成长就成了父母最大的心愿。可一说起带宝宝去医院,许多家长脑海中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孩子生病、不舒服了。实际上,没有生病的宝宝,他的生长发育状况也需要时刻被关注。
8月是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月,8月30日,记者走进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实地探访该科室医护人员如何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平常在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视力、听觉训练和被动运动,促进他的生长发育,还可以让他趴一趴,练习俯卧抬头的动作。”在检查室里,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马政源一边检查小宝宝的身体,一边并耐心地教家长训练技巧及注意事项。
“骨龄检测、感统训练、喂养指导”“听听心率、摸摸肚子、检查四肢” ……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检查,在马政源眼里却藏着大学问。他说,这些检查不仅是婴幼儿疾病筛查的常规方法,也是保证每个儿童能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医生,快看看孩子身上长的是什么?”“我家宝宝每天吃多少、吃几次合适?”“孩子睡眠不好怎么办?”……每天,面对焦急的家长,儿保科医生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让年轻家长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身长68.9厘米,头围43.8厘米。孩子长的不错,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儿保科副主任马晓蓉边给4个月大的强强做体检,边和家长沟通,常年的工作已使她将各个年龄段、各个月份的儿童的发育指标烂熟于心。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童保健工作已上升到医学领域的重要位置。儿童保健科肩负的任务很多,工作异常琐碎,每个方面都与儿童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我们工作主要涵盖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早期教育、营养评价、科学喂养、智力测评,还有儿童发育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通过检查发现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同时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宝宝的生长情况、如何科学喂养。”马晓蓉说,儿童保健的意义重大,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希望广大年轻父母重视儿童生长发育健康。
马晓蓉介绍,儿童保健兼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它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消除疾病和致病因素对儿童的危害,保障和促进儿童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
小浩宇是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斤左右,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发育都不完善。从半岁时便在儿保科做运动、智力等训练,医生针对小浩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现在他各项发育指标都已经正常。“孩子的治疗方案很全面,医生还会定期根据孩子的训练情况调整方案,训练的时候会边做边给我们讲,让我们回家给孩子复习训练。”患儿的妈妈说道。
对于儿保科医生来说,最难的不是给孩子做检查,而是发现问题后让家长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我们的医生总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耐心沟通解释,让家长重视孩子存在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走进儿保科的孩子健康成长。”马政源说道。
每次查体,儿保科医生都要对宝宝做全面的身体检查,既要和孩子沟通,又要不停跟家长交流、指导、回答各种问题,还要建立一份详细的健康档案,让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情况都心中有数。
近视、龋齿、听力异常等五官病在儿童慢性病中发病率高,又极易被家长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多年来,该院儿童保健科的医务人员还在医院的支持下,通过筛查、宣教、讲座等多形式为儿童健康发展权益呼吁,并经常深入村社、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免费检查义诊活动,成为很多儿童的“保健妈妈”。同时,对发现视力异常和虫牙的病例及时治疗、跟踪随访和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健康的重视,该院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有责任为全州父母和儿童提供提供科学、系统、全面而个性化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促使儿童在体格、智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