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9月03日

发挥辐射作用 支援地方发展

——金川集团帮扶积石山县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陈礼娟

九月的积石山大地喜迎40周年县庆的到来,到处一派喜庆而繁忙的景象……

在距离县城几公里外的刘集乡肖家村内,正在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动。“为县庆献礼,今年7月,金川公司拿出300万元,对临大公路沿线肖家村群众的房屋进行改造,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金川集团驻积石山县帮扶工作总队长马虎中说。

2012年4月,金川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积极帮扶积石山县刘集乡的肖家、刘集、高李、团结、陶家5个村。2016年,经省委农办确认,将帮扶的高李村调换为柳沟乡阳山村。2017年7月,按照省委统一部署,金川集团将帮扶力量集中到积石山县4乡8村(寨子沟乡的麻沟村、东坪寺村,刘集乡的崔家村,关家川乡的芦家庄村、赵家湾村、宁家村,安集乡的风光村、安家湾村)。自此,这片土地就成为金川集团干部职工心中的牵挂。

第一时间,金川集团成立以董事长任组长的帮扶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构建了班子成员每人带领4至5个单位联系1个贫困村、175名中层干部联系全部帮扶户、43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帮扶工作格局。

随后,选派27名优秀干部赴积石山县开展驻村工作,一名中层干部担任总队长,驻村负责8个工作队的协调、指导和管理……由此,这个省属大型国企建强队伍、靠实责任,形成了一套内外高效联动、行之有力有效的独特帮扶机制。

着眼于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金川集团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特长,用工业化理念和方式促进帮扶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夯实发展基础,消除了“输血式”帮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0万元,为147户群众投放基础母羊1029只,许多农户念“羊”经、发“羊”财,靠养羊走上了致富道路。

“金川集团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寨子沟乡麻沟村村民马玉福说。

积石山县养牛历史悠久,牛是该县群众生产生活中休戚相关的“农家宝”,如何使其成为群众的“摇钱树”,成为金川集团帮扶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从2018年起,金川集团陆续投入帮扶资金1200万元,在帮扶村建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国家、地方、农户、公司的帮扶资金,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股份,一头联结社员群众,一头联结康美集团、中天药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通过集中养殖和分户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把千家万户小生产集合成统一有序的大生产,最大限度盘活优势生产要素,探索出了“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保险”的产业发展模式,降低了养殖风险,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为加快助农增收步伐,州委、州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粮改饲”暨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决策部署,金川集团公司第一时间积极响应,2019年,在8个帮扶村推广种植饲草玉米2400多亩,并按每亩400元进行奖补。这样既满足了群众自家养殖需要,又可按每吨400元的市场价出售给本村富民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一补一售”,群众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增收1120元,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公司连续3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0万元,其中用于奖补种植户的资金达200多万元。今年,我们力争完成9万个饲草玉米包的打包任务。”马虎中说。

在大力扶持产业的同时,金川集团利用自有培训资源在积石山县成立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劳务技能、农业技术、素质提升三大类培训,培训各类劳务人员1530多人,787人通过焊工、钳工、铲运机、挖掘机驾驶等初、中级技能鉴定考试。目前,有600余名临夏籍群众在金川集团务工。

张辉兰是刘集村村民,因为没有技术,一直在外打工。听说金川集团在村里开展养殖培训,她毅然回乡学习养殖技术。“依靠养羊,我现在年收入超过4万元。”张辉兰高兴地说。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如今,驻村帮扶工作队依旧在积石山县的山山峁峁间奋战,继续用心血和汗水、勤劳和智慧践行宗旨、担当使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贡献。

--> 2021-09-03 ——金川集团帮扶积石山县工作综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57522.html 1 发挥辐射作用 支援地方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