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廉朴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成立于1959年10月,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2020年,该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今年6月5日,经过展陈的全面改版提升后,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主题展《红船起航》全面阐释了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的关系。据悉,改版提升后的展陈面积共5600平方米,设置文物资料1134件。主题展由“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4个部分、21个单元组成,并设“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历程”两个专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成立中国共产党。当时,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为9800万名党员的历史。
这个神圣的地方,在主题展“救亡图存”版块中,有一块“历次反抗外国侵略著名清军将领一览表”版面,上面记载着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至1900年反抗八国联军入侵中为国捐躯的12位民族英雄,并简要介绍了他们的事迹。临夏籍爱国名将马福禄名列其中。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彪炳史册的临夏籍民族英雄。
考取武进士 组织乡勇保家卫国
1900年,华北地区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垂涎已久的西方列强英、法、俄、美、德、日、意、奥八国,借口保护侨民,悍然组织联军入侵我国。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临夏籍爱国名将马福禄浴血捐躯北京正阳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爱国壮歌。
马福禄(1854—1900),字寿山,回族,临夏县韩集阳洼山人,清同治年间西北反清起义军首领之一的马千龄次子,幼年师从康泰,读四书五经。马福禄体格魁伟,力大过人。对马福禄少年英武,《清封振威将军记名总兵甘军简练马步各营统领马公行状》中是这样记载的:“一日,牧童驰报曰:‘狼入羊群’,公辄负枪怒马逐,狼见人来,缩腔取力,尾拂地飕飕作响,公发立直视,俄而,狼忽起为狮子舞,公见前后左右无非狼也,下马发枪,中其腰,狼负创逃,血滴滴过山后,马逸还松坪,公急趋视,见公持枪立血泊中,询所遇,公告之故。同蹑迹追之,不一里及狼,狼创甚不得遁,回头反扑,公既与父偕,胆益壮,复发枪砰然,狼又伤,生缚以归,年甫十一,壮哉弗可及已。”“公材力与年俱长,虎背熊腰,面作铁色,目光如岩下电,口汩汩如悬河,所持艺无不精,众逾异之。”
及长,他弃文就武,投师于靖远大芦塘门下专习弓箭刀剑之术,以善骑射闻名。光绪元年(1875年),乡试第一,次年中武举。光绪六年(1880),赴京会试,考中头名,但因殿试时用力过猛,连折三张弓,光绪帝认为他太粗野,且在上殿拜见皇帝时不熟悉礼节,被降为进士,始留京任御前侍卫,后为河南镇标,不久以亲老乞养为由,辞归故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循化发生宗教纠纷,由于清廷官员处置失至于偏,遂激起河湟回民起义。镇台汤彦和被义军打得溃不成军,退守临夏双城时,再遭阻击,至全军覆没。马福禄兄弟率残部拼死保汤彦和退甘南绕道进省城,得总督杨昌浚嘉许。起义军以马福禄兄弟“助官军”,烧其“阳洼山住宅,以及亲族庐舍荡然无存”。彼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大部分清军已东移,驻军不多,清廷便令甘肃回绅招兵防卫,马福禄与弟马福祥组织乡勇团练,名“安宁军”,分步、骑两营,马福禄为督带兼步兵营管带,马福祥为骑兵营管带,同归河州镇节制。河湟事变后,安宁军被编入董福祥统领的简练军,马福禄擢升为总兵。
血战正阳门 抗击联军以身殉国
光绪二十二年(1896),马福禄兄弟被清廷调往京城,负责驻守北京外围的河北正定、廊坊一带。光绪二十四年,马福禄率部随董福祥进京,后赴直隶,驻防山海关、永平府及蓟州。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从大沽登陆,进犯天津、北京各地,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史称“庚子之役”。马福禄率甘军英勇还击,开始了北京保卫战。5月10日,英国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率侵略军2000余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沿途因受义和团阻击,4天只推进了130华里,于14日到达廊坊。马福禄受董福祥之命,率领以家乡子弟为主的骑、步七营兵,赶到廊坊,同义和团一起,向侵略者发起猛烈攻击。马福禄令“步兵张两翼,敌进始发枪,倒者如仆墙。敌弹落如雨,骑兵以散处少伤”(《清史稿·马福禄传》)。激战中马福禄、马福祥身先士卒,“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搏,敌不能支,乘火轮(注:火车)而逸”(王树楠撰《振威将军神道碑铭》)。西摩尔逃回天津后仍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地说:“如果中国军队武器都是现代枪炮,那么我所率领的联军定会全军覆灭。”《清史》称廊坊之战是对外之役“第一恶战”。
俄国《新边疆报》记者德米特里·杨维茨基作为战地记者,亲历了廊坊血战,他在战地日记《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有如下记载:“在廊坊之战,西摩尔远征军首次与中国官兵打了一个硬仗,上午八时战斗开始,先骑兵,中国的马队在后方步兵和炮兵的支援下,迅速逼向车站,但一遇到俄国水兵的排射,又迅速退回。马队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绕过邻近的一个小村庄包抄过来,从右边进攻陆战队。但突然又碰上了德军,德军向马队开火,骑兵受阻后撤。随后中国的步兵开了火,义和团也冲了上来,但遭到俄国水兵和德国军队的扫射。中国人的子弹都打得过远,联军的后备队吃了苦头,前锋损失不大。中午一时,战斗结束。这天晚上,西摩尔率领的联军开始总撤退。”
廊坊之战,是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一次著名战役。马福禄率领的临夏子弟,冒着敌人炮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戳穿了帝国主义分子吹嘘的“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为保卫祖国立下了战功,大长中国人民志气。
1900年6月,马福禄奉命回师北京。八国联军借口保护中国领使馆,于7月初,集结2万重兵,向北京发动进攻。马福禄奉命坚守正阳门(前门)。战前,马福禄对弟弟马福祥说:“事既决裂,挽回无术,我辈唯有恪遵朝命,以身报国,为民族争光。”因此,当侵略者逼近,清军骑兵、神机营、虎神营等纷纷败逃时,唯有马福禄率领的甘军和其他爱国官兵与侵略军展开了生死决战。后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相继落入敌军之手后,马福禄仍然坚守正阳门,孤军奋战,一步也不后退。侵略军集中炮火向正阳门城楼轰击,原有4层的箭楼被削去了两层,然后步、骑兵轮番冲锋,最终攻陷了正阳门。
6月20日—25日,是董福祥所率甘军围攻使馆最激烈的日子,也是马福禄所率简练军死伤最多、最残酷的一仗。据《义和团史料》记载:“简练军死伤千数百人,战将两名,营官三名,哨官十余名,悉尽于此役。在激战中,当一些甘军受伤已仆在地时,口中仍呼杀不已,有一人已倒地,还尽力掷出手中的刀,砍在敌人腿上。”这些细节记载显示出了甘军将士善战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马福禄召集余部,进行了一番整编,和他们一起宣誓:“不夺回城楼决不罢休。”他挥舞着战刀带领士兵勇猛地发起反攻。八国联军攻占正阳门后,在城楼上设置了10道栅栏,阻挡清军反攻。马福禄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登上城楼,冲破敌军的第一道栅栏。马福祥继续前进,勇猛地突破第二道栅栏。他们跟敌人激战了一昼夜,又一连攻破了7道栅栏,杀得敌人尸体狼藉,血染红了城墙。只剩下最后一道栅栏,眼看就可以把敌人打出正阳门城楼了。这时,夜幕笼罩下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马福禄带着士兵冒雨发起最后一次冲击,大声呼喊着冲向最后一道栅栏。突然,一颗子弹射进他的口中,他当场为国捐躯。
后人用这样的诗句赞颂他:“光争日月气如虹,独立提师战八凶。一马巍然见忠烈,千年遗恨泣英雄。”在这次战役中,同时战死的有他的堂弟马福恒、马福宣、马福全、马福贵,堂侄马耀图、马兆图以及临夏籍官兵百余人。马福禄以身殉国时年仅48岁,被清廷封为“振威将军”,谥号忠烈。
关于民族英雄马福禄,还有这样一个记载:1946年初夏,其子马鸿宾去重庆开完会,顺便搭乘李宗仁的专机取道北京,从一位故交处,取回马福禄的遗物。还有一件从天津亲戚家带来的马鸿宾祖母的衣服,之后准备乘飞机返回宁夏,进机场时工作人员没有阻拦两个随从,却将马鸿宾拦在门口,就因为他身穿粗布长衫和自家做的布鞋,戴一顶普通的礼帽。经过随从解释,工作人员才同意放行,但箱子必须检查,无奈之下,马鸿宾打开箱子,瞬间人们惊呆了。一件浸满血迹的清朝武官服,一件像麻袋片缝制的补丁摞补丁的大襟上衣,还有几本书和文件,别无他物。大家愣神之际,李宗仁得知情况后赶到机场。马鸿宾说,浸满血迹的衣服是他父亲在正阳门抗敌阵亡时穿的战服,另一件是祖母留下来的衣服,带回去让后人看看,不要忘本,培养心田,时存济贫之心,记住国耻,励志勇锐,不忘报国之志。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李宗仁立即向马福禄衣冠立正敬礼。
马福禄遗身葬于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20世纪5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其子马鸿宾将他父亲和其他爱国英烈的忠骨迁往故乡安葬,在韩集阳洼山建立马福禄神道碑(“文革”中被毁坏)。1996年4月,临夏州委、州政府将马福禄墓地列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