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伟如)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州坚持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为筑牢返贫致贫防线的重要抓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举措抓实抓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
狠抓政策落实,坚决强化兜底保障。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从今年1月,城乡低保标准提高8%,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同步提高,临夏市和各县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分别从每人643元、582元提高到695元、629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月保障标准分别从每人369元、350元提高到399元、378元;临夏市和各县特困供养年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从每人10031元、9080元提高到10848元、9816元,农村特困供养年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5760元提高到6216元。
狠抓动态管理,坚决做到应保尽保。针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退贫人口以及其他特殊脱贫人口,加强与扶贫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和数据信息共享比对,集中力量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对象。截至目前,全州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0.56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8716人。
狠抓综合施救,坚决提升保障水平。建立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监护照料责任机制,所有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均签订监护责任,落实定期走访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购买照料护理服务工作机制,通过统筹特困供养护理补贴资金购买第三方服务,提供保洁、助餐、就医等照料服务,今年累计支出资金1.28亿元,购买服务人员960人、提供服务5.61万次。加强特困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全州13所特困供养机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758人,供养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