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8月01日

凝聚师生精气神 百年老校焕青春

——临夏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赵怀斌 祁子翾

岁月悠悠。临夏中学这所即将走过百年历程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于2020年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崭新的学校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年多时间,临夏中学重新出发,继续传承优良的教风学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聚起师生自我超越的精气神,这所百年学校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爱至深 管至严

宽敞美丽的校园,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感受,操场、教室、食堂、宿舍干净整洁,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学生老师精神饱满,自信乐观。

学校现有500多名教职工、5400多名学生。学校管理中最难的是学生宿舍管理,数学老教师王建军告诉记者:“学校有2700多名住校生,学生住宿安全事关重大,为此我们持续抓宿舍管理,效果非常明显……”

午休时间和晚11点40分熄灯后,值班校领导、治保处值班人员、年级部长、班主任到学生宿舍督查,并有专人全程值守。

“老师每天都会制止学生在宿舍吵闹,没收手机等设备,所以熄灯后我们都按时上床入睡,保证了充足的睡眠,上课学习时精力充沛。”住宿生张晓敏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学校按照“安全是基础,提质是目标,卫生是关键,服务是保证”的食堂管理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饭菜“提质降价”,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就餐需要。“学校严格落实领导陪餐制度,及时了解食堂供餐情况,及时改进,让学生吃得健康。”后勤主任孔德仕说。

学校对学生关怀备至,对奉献在一线的教师也关心有加。

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征求教职工意见,解决了教职工工作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

学校在楼道安装了15台饮水机,方便教师和学生就近取水;购置了13台打印机、60多台笔记本电脑,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对单身住校的职工,免费提供了书架、穿衣镜等生活用品……

“学校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促使我们更好地努力,自觉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轻教师安得辉说。

“慈母”“严父”的环境,保证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环境持续优化。

提素质 重质量

临夏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全州前列,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广大教师全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寻求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再创临中新辉煌。

顺应潮流,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

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校领导班子到白银、平凉、天水、定西四地考察学习,实地学习会宁思源实验学校、会宁一中、静宁一中、天水一中、定西一中、陇西一中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发展思路、人才引进等办学方法。通过学习,学校大力改革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为新课改、新高考奠定基础;实施课前宣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利用周六开展主题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注重走出去,更注重请进来。

学校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临夏中学远程教学点”这一优势,学习清华大学中学优质课资源和先进的教学原理,实现优质资源分享;组织选派30名教师参加彩虹计划教师培训……

6月15日至20日,学校邀请厦门六中13名专家、骨干教师与临夏中学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活动。示范课上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互相听课评课,组织新课改、新高考专题讲座,积极寻找自身教学中的差距和不足,从中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2020年,何世顺老师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和陇原名师,崇尚俊等2名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拦生发等4名教师获得正高职称,王力强、胡国敏等12名教师被分别评 为2020年度骨干教师和技术标兵。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师生普遍反映,如今全校教师教学的劲头更足了,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有效了。

求实效 谋突破

学校对师生爱至深、管至严,要求教师提素质、重质量,营造出人人爱学习、个个求进步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座谈会,主动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2020年8月初,暑假还没有结束,憋着一股子劲、想让学校再创辉煌的教师们放弃休息日,召集座谈会,开诚布公,谈认识、谈问题、提建议。

通过一次次座谈会,校班子梳理出了教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问题,从中提炼出两个关键点: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如何发现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面对问题对症下药,学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

一位校领导班子成员告诉记者:“一年多时间,我听课达70多节,每一节课都仔细听、认真总结分析,在与学生沟通了解后,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信息,和授课教师共同寻找改进的方法。”据了解,听课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所有的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有任务。

向课堂要质量,“半日教研”活动成了师生公认的“备课好模式”。教研室安排各校长、处室负责人和督导员参与,开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电子教案试点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提高电子教案质量。通过备课组内集体备课、试讲、磨课,确保每一堂课成为优质课。

“我们越来越爱听语文、数学和英语课了,现在学习的压力越来越轻了……”高二年级学生陈仲华等告诉记者。

“实行驻校家长制度,让家长全程参与学校管理,是临夏中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驻校家长,看到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看到老师和孩子们在校工作和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心里更踏实了……”“不让手机进校园,不让孩子在学习期间用手机,严格管理孩子作息,我们发现孩子们身体好了,精神状态好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李波、王梅莉等驻校生家长说。

搬迁到新校区,临夏中学师生满怀信心,老师如蜜蜂勤奋工作,学生如花朵努力成长,正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 2021-08-01 ——临夏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侧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55055.html 1 凝聚师生精气神 百年老校焕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