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6月05日

满怀激情看变化 雄心壮志谋发展

——州政协委员视察广河县绿色生态健康养殖侧记

通讯员 李斌

走基层,看变化。听心声,谏诤言!

5月31日,州政协组织部分在临省政协委员、州政协委员80多人,赴广河县开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情况视察活动。

产业兴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广河县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家家户户搞养殖,经过多年发展,牛羊产业已成为普惠富民产业。近年来,该县借助国家和省州支持该县发展牛羊产业的政策机遇,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思路,通过多项奖补激励措施,探索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加、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视察过程中,委员们先后深入三甲集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牛羊产业园、伊泽苑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品优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瑞腾牛羊饲养农民产业合作社及信达庄苑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查看广河县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情况,并走进部分养殖户家中,与养殖户畅谈交流牛羊养殖增收情况。

当视察组来到康临高速公路三甲集段时,看到北山半山腰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而矗立在北山脚下的三甲集镇新庄坪养殖基地,已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新庄坪养殖基地是广河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产业,该基地总投资3907万元,占地81亩,总建筑面积8136平方米,建设有牛棚82座、羊棚64座。委员们在该基地看到一排排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圈舍,听到一阵阵“咩咩咩”“哞哞哞”的叫声,似乎向外界炫耀着“喜羊羊”和“牛大哥”的幸福生活。

“为彻底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通过党建引领鼓励有发展意愿的搬迁群众发展牛羊养殖,彻底解决群众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难题。”三甲集镇党委书记马震介绍说。

委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交谈,对广河县通过粮改饲和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给予高度评价。

“推动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河县按照州委、州政府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的部署要求,以落实‘一意见’‘八办法’为抓手,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突出种足、养多、增收……牛羊产业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开辟了一条新模式,不论是养殖规模和数量都走在了全州的前列,为其他县市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省政协委员兰永清说。

“这几年,广河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坚决打好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正在逐步将广河县打造成基础母畜繁育养殖基地和绿色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州政协委员鲁录说。

产业要迈向中高端发展,根本上靠的是科学技术和专业团队。在今年3月召开的牛羊产业发展大会上,广河县聘请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家团队为该县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我们抢抓省农业农村厅、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技术学院和省农担公司支持的机遇,凝心聚力把牛羊产业抓实抓细、培育壮大。”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马进福介绍,省州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支持该县粮改饲和牛羊产业发展,累计落实粮改饲、高标准农田、羊产业集群项目、粪污资源化利用、牛羊产业园等项目资金1.2亿多元,有力助推了该县牛羊产业发展。

来自州农科院的政协委员杨志娟说:“建议县上积极借助发挥甘肃农业大学技术服务团队作用,研制统一标准的生态饲料配方,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生态绿色养殖水平。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养殖户要注重科学养殖、绿色养殖,坚决不使用劣质饲料、颗粒饲料,养好羊、养生态羊、养绿色羊,真正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

视察结束后,州政协委员贾西灵感慨地说:“经过视察观摩,我发现这些项目不但大,而且发展潜力足、前景好,这为广河县乃至全州发展养殖业,打造‘畜牧百亿级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视察,我发现广河县的现代养殖业发展不错,很有特色,优势明显。”州政协委员马志超认为,这次视察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项目,亲身感受到了整个广河县的发展变化,备受鼓舞,以后将进一步履职尽责,努力写好为民建言、为民献策、为民出力的“委员作业”。

--> 2021-06-05 ——州政协委员视察广河县绿色生态健康养殖侧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52558.html 1 满怀激情看变化 雄心壮志谋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