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4月17日

“调”出新气象

——康乐县上湾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本报记者 郭慧霞

4月13日,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记者来到康乐县上湾乡麻池村,举目眺望,目之所及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蔬菜大棚,田地里村民们互助合作,忙着搭架子、裹棚膜、施肥整畦,构筑着种植蔬菜大棚发家致富的小康梦。

已建成的育苗大棚里,一棵棵幼苗绿意葱葱、长势喜人,麦之魂妇女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年晓宇正在现场指挥移栽菜苗。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上湾乡流转土地700亩,建了10座种植高原夏菜的大棚。现有3座大棚开始育苗,有甘蓝、花菜、辣椒等蔬菜,5月份开始定植。”年晓宇告诉记者,麦之魂合作社虽是以制作手工艺品麦秆画起家,但合作社秉承着“绿色、助农、至诚、共赢”的价值观,去年以来响应州、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与上湾乡合作发展高原夏菜产业,打造集特色高原夏菜种植、批发销售、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生态示范园。

记者了解到,麦之魂合作社还与厦门市同安区工会达成了销售合作协议,解决将来蔬菜上市的销路问题。“合作社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团队,以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相结合,尽力避免蔬菜滞销等问题。”年晓宇说。

以前,上湾乡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收入水平较低。今年,上湾乡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传统农业逐渐转变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轨道上,初步形成了以高原夏菜、香菇、藜麦、高原树莓、百合、优质油杂501号油菜、红豆杉、中药材、金银花种植和艾草收购加工为主的10大调整体系。截至目前,产业结构调整9043亩。

“前些年,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净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今年搭乘政策‘便车’,尝试通过规模种植高原夏菜、香菇、艾草等来提高土地效益,每亩地收入预计能达到5000元。” 上湾乡乡长马振武介绍说,目前,全乡流转了近950亩土地种植高原夏菜,除去麦之魂合作社流转的一部分,还有近250亩土地由嘉兴建筑责任有限公司负责流转。

嘉兴建筑责任有限公司是上湾乡合作引进的企业,公司负责人马进德告诉记者,他要在上湾乡打造一家以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为主的产业园。目前,已雇用附近村民开始平整流转土地,“将来产业园建成,附近村民可以在园区、产业基地打工挣钱,在家门口增加收入。”

立足资源禀赋,上湾乡优化产业结构,精心打造“一村一品”“连片一品”,坚持走园区化、规模化路子,坚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做好“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

--> 2021-04-17 ——康乐县上湾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见闻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9759.html 1 “调”出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