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红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很忙,照例奔波在调研路上。
“脱贫摘帽之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这段日子,马邦河早早进入了自己的“两会时间”——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征求村民意见,认真梳理过去一年来的调研资料,不断完善提案。
“在调研中,许多脱贫群众都心怀感恩,纷纷嘱托我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带到北京。全国政协委员这个身份,赋予我更多的使命。”马邦河说,履职必须尽责,要时刻牢记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自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至今,马邦河已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3年来,他切实履行职责,围绕群众饮水安全、县城综合治理、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向全国两会提交了118件提案。
一纸提案能得到如此重视,能圆乡亲们多年的梦想,给了马邦河很大的激励。那么,现在还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
2020年9月18日,他应邀参加了全国政协召开的“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专题协商会,并在北京主会场作了题为《以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言,提出了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保安腰刀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使用权,加强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指导,开发特色资源给予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投入等建议。同时,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好村广场、文化站等设施。这些建议得到了全国政协和国家部委的重视并承办。
又一段履职路即将启程。“我将继续心系群众所盼,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马邦河说,今年他准备的提案包括全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工程、“十四五”期间支持临夏州开展宜居搬迁扶持政策、在乡村振兴期间延续对临夏州“三区三州”的特殊扶持政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