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2月12日

“温暖工程”暖了山区师生心

——我州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 赵淑娴

2020年,省上为了解决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采暖问题,在我州积石山、东乡、永靖3个深度贫困县实施了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给山区的广大师生送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近日,记者走进积石山县,依然草木干枯、滴水成冰,而中咀岭乡中咀岭小学的教室里,却温暖如春,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中咀岭小学是一所六年制村校,始建于1946年,学校现有学生161人,设6个教学班。以前,一到冬季,校长李向龙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生煤炉,全校所有班级、办公室及教职工宿舍都采用小煤炉取暖,校园和教室里常常烟雾缭绕,既不环保也不安全。由于担心煤烟中毒,门窗要经常打开,导致教室里的温度只有10来度,学生们小手冻得连笔都拿不住。可是现在,李向龙再也不用为师生取暖问题而烦恼了。

去年省上下达中咀岭小学温暖工程专项资金25万元,实施了以空气源热泵为供暖方式的清洁能源供暖改造,为每间教室、宿舍、办公室都安装了电暖气片,暖气管道热腾腾的暖意温暖了山区的师生们的心。

“现在的教室既暖和又干净,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都挂着三组暖气风机,每一层楼都有一台温度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再也不担心师生们的取暖和安全问题了。”李向龙开心地说。

马坚虎是中咀岭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长期住校,说起学校的温暖工程建设,他感慨地说:“以前一到冬天,我们不仅要负责自己宿舍生火炉,还要每天早起到教室为学生们生好火炉,并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安装了空气源热泵供暖设备,只需提前设置好时间,供暖系统便会定时启动,学生们到校时,教室里已经暖和了,上课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温暖工程’对我们边远山区的师生来说,就是一项幸福工程!”

东乡县北岭乡北岭小学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小学,校内还建有北岭幼儿园,全校有小学生280名、幼儿生100名,四、五、六年级部分学生住校。2013年以前,由于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师生取暖靠煤炉生火,孩子们在室内也要穿着厚厚的棉袄,小脸冻得通红,手上也有冻伤。2013年,学校重建教学楼,改用燃煤锅炉取暖,取暖条件得到改善,但是烧锅炉还要另请锅炉工,额外增加了学校开支,并且温度时冷时热,不能恒温。2020年,根据州县的统一安排,北岭小学在暑期安装了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新型供暖设备,这种空气热源泵取暖设备采用全自动化管理,室内温度可达20摄氏度以上,与煤炉、锅炉相比,恒温、环保、安全、卫生,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在前期安装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温暖工程’安装公司工作人员随时为我们解决出现的供暖设备故障问题,今年寒假前,工作人员过来指导我们排水操作,保证了下一学期正常供暖。”北岭小学校长马光新说。

从2018年开始,深度贫困县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连续3年被省上列为民办实事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最贫困、最急需地区农村中小学供暖问题,逐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了解,2020年,省上给我州3个深度贫困县安排建设资金3630万元,对81所学校进行采暖改造,其中东乡县1600万元41所学校、积石山县1250万元24所学校、永靖县780万元16所学校。省级财政安排资金一次性拨付各县,由各县统筹使用,全部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供暖季投入使用。

“为加快省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教育项目的实施工作,州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排,积极与省教育厅汇报衔接,制定实施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定印发加快为民办实事教育项目的通知文件,由局领导带队组成督查组,多次到县上项目点实地督查,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要求各项目县建立健全开工台账和竣工台账等,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州教育局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人王振明告诉记者。

--> 2021-02-12 ——我州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纪实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6668.html 1 “温暖工程”暖了山区师生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