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2月03日

医药改革红利让患者实现“双减负”

——州中医医院积极推动药品及耗材带量采购见闻

本报记者 赵好飞 景溪

近日,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在我州全面落地执行,集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的55种药品主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抗菌素等常用治疗性药物,也涵盖了抗肿瘤、抗精神类药品等多学科常用药。

这些药品通过带量采购、招采合一、以量换价的方式,达到了“组团采购”的效果,实现了降价惠民的目的,让不少长期服药的老百姓在经济和心理上实现了“双减负”。近日,记者就相关情况到州中医医院进行了采访。

“跳水式”降价让利于民

“我患糖尿病近20年了,经常吃的阿卡波糖片一盒从60多元降到了现在的5.4元,这对我们慢性病患者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糖尿病患者王辉中指着药费单上的价格激动地说,“以前买药,慢性病卡的额度根本不够,现在我算了下,一年下来卡上还有剩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公布的三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目录共计112种,州中医医院采购使用了其中的28种,且均已临床使用,尤其是阿卡波糖片由原来2.06元/片降低至0.18元/片,降幅达91.26%,奥氮平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治疗精神障碍的药品价格也大幅下降。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一直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药品价格“跳水式”下降,让广大群众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不再是奢望,群众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幸福感大大提升。

药品降价不降质

降价幅度这么大,药品的质量有保证吗?一些群众在享受价格福利的同时,对药品质量也提出了质疑。

对此,州中医医院医生作出解释。国家集采中选药品都通过了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在药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疗效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同等疗效,同等质量”,在临床上可替代原研药。同时,药品监管部门也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确保降价不降质,让群众用上质量和疗效放心的药品。

娄荷琴是一名患者家属,此次药品降价不降质,她是见证者之一。“我的家人用的奥氮平片,以前1盒的价格现在能买到3盒,给家里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这次住院用的降价药药效跟以前是一样的,住院3天,病人症状已经明显好转。这次住院快20天了,现在降价加上医保报销,我们才花了几百元钱。”娄荷琴感激地说。

州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生赵翔表示,从降价药品实施情况来看,临床、医师、患者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药品较预期使用量也大幅增加,患者在使用药品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了“降价不降质量、不降疗效”。

医用耗材降价缓解“看病贵”

降价的不只是药品,还有医用耗材。州中医医院眼科人工晶体带量采购清单中显示,涉及到的SOFTEC、509P、409P等共四种型号的人工晶状体均有大幅降价。其中型号为SOFTEC的人工晶状体1枚由之前的2580元降至1250元,降幅达51.5%。

早在2017年开始,州中医医院便先后通过公开议价、竞争谈判等方式,对普通耗材、影像胶片、检验试剂、眼科人工晶体、骨科植入性材料等10余种医用耗材进行了降价,使普通耗材在原采购价基础上降价30%,骨科植入性材料降价40%,检验试剂降价20%,眼科人工晶体降价50%。累计给群众让利医用耗材400余万元、药品100余万元。近期,州中医医院在州卫健委和医保局的安排部署下,正着手全院医用耗材的二次议价,再次让利于百姓。

第一次议价从26元到22元,第二次议价时医药企业表示21.5元是最低价格,再到第三次公开议价的15元,一张普通的14×17英寸的X光胶片的议价历程,也是州中医医院积极推动医用耗材降价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从患者用到的每一种药、每一个医疗器材,甚至在手术时用到的一小块纱布、一个输液管上下功夫,把成本降低了,患者就会节约药费支出,医院药占比就会下降,最终医保资金将有效服务于更多患者,实现多方共赢。”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姚景才介绍。

药品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不仅给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节约了医保资金,减少了政府投入,而且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不再是一句空话。

--> 2021-02-03 ——州中医医院积极推动药品及耗材带量采购见闻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6328.html 1 医药改革红利让患者实现“双减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