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姝
开栏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
新年新作为,新年新气象。为展现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各地欢度新春佳节的动人故事,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本报于即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敬请关注。
新春将近,记者走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积石山县居集镇红崖村,碰巧召开“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为主题的村民知情大会。村民陶福明在台上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家现在的好日子。我今年70岁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继续把日子过在人前头,让曾经帮扶过我家的干部们放心!”
当15名(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敬老爱幼模范、致富带头模范、团结互助模范、规模养殖模范、品学兼优模范、敬老致富模范、爱岗敬业模范一一走上领奖台时,台下群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那一刻,整个会场溢满温情和感动。
“多亏共产党,我才有了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品学兼优模范陶晓倩、敬老致富模范乔贵福、爱岗敬业模范李如海分别登台发言,他们畅谈自己的经历和收获,用最朴实的话语深深表达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我们村越来越美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陶福明乐呵呵地向记者讲述起村里的变化,这几年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活动器材、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都有,大家健身、娱乐有了去处;水泥路铺到每家每户的大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一去不复返……
曾几何时,陶福明的家是田埂边上没有院墙的一处土屋,低矮而又漆黑的屋子,让人十分压抑。“当时,陶福明老两口的愿望就是能住上不漏雨不进风的房子。”村第一书记吴文斌告诉记者。
2018年,红崖村遭遇了大暴雨,陶福明家的土坯房成了危房,在老两口极度无助时,享受到了政府的危房改造项目,在短短两个月内,抢工期保质量,使老两口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混凝土新房,实现了他们有生以来最大的梦想。
考虑到陶福明的两个儿子先后在矿难中去世、生活无依靠,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给陶福明家免费送去彩色电视机、过冬的煤炭、崭新的床单棉被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你们帮扶干部真是我的亲人啊……”陶福明老人眼里噙满泪水,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