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1月26日

让“临夏蓝”成为“甘肃名片”

——2020年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马瑞鹏

从绿意盎然的仲夏,到白雪皑皑的严冬,从巍巍太子山到“蓝色”黄河之畔,从美丽乡村到“甘肃地标”,一年四季,游客都会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尽情领略临夏的大美风光。

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凝聚着全州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2020年,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如今,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在临夏大地铺展开来。

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

“抬头,是醉人的‘临夏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你说美不美?”临夏市民马小鹏把拍到的风景照片分享在朋友圈,引来了不少朋友的点赞。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在他看来,临夏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随手都能拍到“大片”。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不仅来自老百姓的直观感受,还来自于专业的监测数据。据统计,2020年,全州已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碳减排指标完成省上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临夏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24天,优良天气率为88.8%,全面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考核目标;4个国考、1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全州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临夏州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州委、州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打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临夏大地绿色版图加快扩大。

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临夏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在各单位通力协作下,紧盯重点区域、行业、时段和因子,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从工业、燃煤、扬尘、餐饮、机动车和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实现多部门、多方向、多措施的严格管控;全州清理整顿未审批建设不符合政策要求的燃煤锅炉;完成了临夏市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及临夏州重污染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的编制修订和公布工作;临夏市燃煤小锅炉、砖瓦窑厂、散煤销售点、餐饮单位燃煤土灶实现“清零”目标……全州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提升。

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饮用水安全是碧水保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大河家、三甲集、土桥、达板、盐锅峡、太极、河滩、松鸣、莲麓等9个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投运,临夏市枹罕镇污水收集管网项目已建成,7县县城污水平均处理率达到90.31%;临夏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全州22个“千吨万人”乡镇级水源地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及保护区边界矢量图绘制工作;2020年全州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43%、51.16%,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均达到省上考核要求……一系列专项行动,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8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补点、采样、检测化验和数据审核上报工作;8县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已制定印发;全州3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永靖县102.69亩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率达102.69%。

一次攻坚克难的“全体检”

自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来,我州借督察东风,给全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次攻坚克难的“全体检”。

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各类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和双主任的临夏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把问题整改落实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对标高线要求,全力以赴抓整改、抓提升、抓规范,推动问题解决见底到位、工作提质增效。

为全力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州的17项整改任务,我州制定印发了《临夏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方案》《临夏州整改措施清单》《临夏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州政府召开了临夏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推动整改工作;州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州整改办,对各县市、各部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涉及临夏州的17项整改任务,2020年底前需完成整改的14项任务已完成整改12项,其余2项正在按照整改措施全力推进落实。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2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7项,中央省级督察期间交办的342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理完毕。

东乡县汪集镇池沟村山体裸露、尘土飞扬的现象没有了;和政县城管局对供销商场堆积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要求周边商户将垃圾运往固定垃圾收集箱并加大监管和保洁力度;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林地再度恢复……碧水蓝天,是百姓的心愿;清渠长流,是群众的期盼。如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切实实发生在群众身边。

一抹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新姿色”

“黄河宁,天下平。”

我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重要。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成黄于临夏,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68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4%,每年有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直接危及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等水利水电设施,也对中下游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构成威胁。加强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不仅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黄河的水源补给能力,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这一整治试点工作的重要性,这既是重大任务、重大压力,因为我们基础薄弱,整治任务更重;但要看到这也是一次改善我州环境管理基础工作、实现攻坚战目标、提升环境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机遇。因此要痛下决心,坚决彻底完成任务。”州委书记郭鹤立对我州开展全国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提出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紧迫之至,已经从理念上升为制度,更成为发展的硬约束、硬杠杠。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2020年以来,我州结合创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项目,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92亿元,建立完善了中央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库,目前共争取各类环保专项资金4386万元;积极谋划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生态保护修复等水污染防治项目14个,概算总投资5.48亿元,正在申请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康乐县燃煤锅炉淘汰整治等6个项目被纳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库,概算总投资7796万元。临夏县大气污染防治土炕清洁能源改造等4个项目获2596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如今,沿太子山扶贫旅游大通道修到了百姓家门前,铁沟旧矿区、大湾滩等难啃的硬骨头被一一整改。太子山保护区内人迹罕至、苍林寂静,只有野生动物奔跑后留下的脚印,一切又回归到原生大自然状态……

天朗气清,抬头远望,是醉人的“天空蓝”。

碧水泛波,环顾四处,是怡人的“生态绿”。

2020年,是全面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交账之年。2021年,站在新的起点,临夏将继续携手同心、攻坚克难,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协力打造“临夏蓝”甘肃名片。

--> 2021-01-26 ——2020年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5964.html 1 让“临夏蓝”成为“甘肃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