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1年01月19日

杨家村:特色产业解锁致富“密码”

长势喜人的双孢菇

本报记者 马霞

时值寒冬,走进位于和政县三合镇杨家村的盛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只见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赤松茸、羊肚菌从菌棒上窜出,长势喜人。正在工作的马仲英高兴地说:“过去我们以种玉米、洋芋为生,收入有限。现在在示范园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好了!”

近年来,杨家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赤松茸、羊肚菌和芦笋等特色种植产业,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

“菌类生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把杨家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在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算清投入和产出这笔账,确保真正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杨家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喜贤说。

盛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137亩,投资215万元,建成水肥一体化智能设施和钢架拱棚23座。采用“公司+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种植羊肚菌19棚、赤松茸4棚、双孢菇1棚、芦笋100亩。目前已带动农户68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订单种植、分红等途径,实现参与农户户均收入增加5000元。如今,食用菌及芦笋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我是一名建档立卡户,农闲时到食用菌基地干活,每天收入70元左右。这个基地为40多个像我一样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家庭收入。”村民张如如高兴地说。

“食用菌基地发展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扶贫政策的成效。以往的农村,农忙时节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到了农闲时节就待在家里,再没有其他收入。如今,村里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村民收入有了新来源。”马喜贤告诉记者。

如今的杨家村,人气旺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一栋栋新房林立有序,一条条道路平整通畅,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群众自食其力,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获得分红,再加上土地流转收入,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 2021-01-19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5529.html 1 杨家村:特色产业解锁致富“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