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麒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马和军作为永靖县王台镇永乐村第一书记、驻村队长,一直以自己的职业为荣,自驻村以来,他精准聚焦扶贫工作,为永乐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深受干部群众认可。
人居环境靓起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年过七旬的张居忠老汉对这种场面再熟悉不过了,张居忠当过永乐村文书、兽医,对村内的点滴变化都熟记于心。“以前,村内巷道都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出行特别不方便,就算晴天,皮鞋没穿一会儿也会落一层土,大家也不愿意穿。”张居忠说道。
马和军驻村以来,始终把解决群众关心的村组道路、教育卫生、饮水安全、住房保障等作为工作重心,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新建村级功能室2层10间,总建筑面积243平方米;建设村级幼儿园、小学共8间,总建筑面积179.52平方米;设文体广场2处,并配套体育健身器材10套;新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四间,面积67平方米;完成危旧墙改造48户8734平方米,改建巷道排水沟220米,硬化破损的4.8公里村组道路,实现了水泥硬化路全覆盖。
群众腰包鼓起来
“要致富,就要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以输致造,在起跑线上助力,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致富本领。”马和军说。
2015年以来,根据永靖县统筹安排,结合永乐村情实际,该村先后实施了六轮到户产业扶持措施。在马和军的多方奔走下,2015年和2017年,实施1万元到户项目107户,引进良种羊528只,良种牛5头;2017年实施产业振兴工程40户,引进良种牛40头;2018年实施两万元到户项目9户,引进良种羊70只、良种牛4头,企业入股2户4万元,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配股131户;2019年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奖补牛单户养殖19户23头、马铃薯种植户25户250亩、第一批脱贫奖补45户;2020年实施产业兴旺工程,种植黄芪508.7亩、“五小”产业养鸡13户1242只、马铃薯种植奖补21户150亩、羊奖补8户347只、牛奖补14户16头。
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实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村集体经济“舞”起来
陈居英是个闲不住的人,虽说快70岁了,吃喝不愁、女儿孝顺,但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到村里的合作社来干点零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闲了会闲出病的”。
在马和军的带领下,永乐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门路,2015年、2018年先后成立了永靖县合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永靖县精达种植农民合作社,分别吸纳社员167人、184人。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四方联利机制运营模式,以发展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为主要途径,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种植有机黄芪295亩,指导群众养鸡1242只。
面对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马和军坚定而又谦虚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全州脱贫攻坚出力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