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尚龙)12月6日上午,州委书记郭鹤立到康乐县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村(社区)“两委”换届等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各项政策举措和央企助力临夏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王鸿岳参加。
在座谈会上,郭鹤立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随机对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问,详细询问了解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技能培训、村(社区)“两委”换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郭鹤立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和明年重点工作十分重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们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之后怎样更好的发展。康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谋划“三农”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找准工作方向、明确目标定位,加紧编制符合县情实际、突出特色优势的“十四五”规划,同时借助中建集团的帮扶资源,编制好城镇、乡村、产业、项目等各类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十四五”发展。
郭鹤立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打一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县上要因地制宜研究确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对明年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抓紧做好土地流转、制种育苗、冷链仓储、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各项工作,把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做充分,尽快补齐思想认识短板、基础工作短板。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学习河南西峡、陇西文峰等地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香菇、赤松茸、树莓、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食用菌和蔬菜基地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转化力度,推广应用现代化新型生产工具、电子化信息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群众“脱得了、稳得住、能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要持续加大“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让更多的“两后生”通过学习培训获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特别是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的各类实用人才,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郭鹤立强调,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政权根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出发,从优秀的“两后生”、大学生和乡镇干部中多渠道选拔一批政治意识强、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好、为民情怀浓的优秀人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让大学生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主体,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要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发挥好乡镇宗教办的职能作用,全面夯实基层基础。要深入组织开展“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旗帜鲜明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宣传反渗透反邪教知识,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定树立宗教中国化的自信和志气,进一步巩固扩大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