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改琴
“希望安集乡群众能过上好日子,真正实现脱贫。”这是积石山县安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自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对扶贫事业的庄严承诺。
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人多地少,产业单一且效益不高,群众增收困难;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群众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创新意识,致富没有门路;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推动发展的能力不强;整个乡贫困面广、贫困度深……安集乡错综复杂的发展瓶颈给李自蛟的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怎样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真正实现脱贫?“我必须方面面都要兼顾,要担起整个乡脱贫攻坚责任人、乡村脱贫规划人、农村发展开路人、群众致富引导人的担子,从实际出发寻找脱贫路子。”李自蛟说。
自2019年4月任安集乡乡长以来,李自蛟走遍了全乡11个行政村和所有的建档立卡户,带头帮扶贫困户10户,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110场次。他说:“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基层干部,我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我必须不停地走、不停地问、不停地思考,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破解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据调研情况李自蛟认真审核制定了安集乡2018—2020脱贫攻坚规划,安集乡2018—2020精准扶贫实施规划及产业、教育、医疗救助等脱贫攻坚作战方案及相关文件,建立精准扶贫规划执行制度;审定各村脱贫攻坚计划,压实责任,为全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李自蛟和乡政府的努力下,安集乡加快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乡饮水安全有了保障,通乡、通村公路及村组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农网改造项目全部实施完毕。自任职以来,李自蛟多渠道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900户,硬化村社道路及巷道180公里,实施庭院硬化项目1123户、旱厕改造项目746户、落实到户产业扶持项目1237户,全乡自来水、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党员活动室实现全覆盖。
安集乡大部分群众都种植花椒,让花椒种植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这是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一大法宝。李自蛟告诉记者,红坪村“万亩花椒基地”项目和三坪村至前进村“花椒长廊”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风光村、安家湾村、三坪村等地开辟金银花、赤松茸、油橄榄等经济作物试验田,寻求全方位发展。下一步计划在全乡11个村各注资50万元,以“合作社+农户+村委会”的模式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正是他对农村和群众赤忱的热爱,让李自蛟成为了群众口中的好乡长。然而他却说:“是党和政府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继续和群众一起,为美好幸福新生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