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闫改琴)近年来,我州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落实产业到户工程,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据悉,自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到户产业扶持资金27.17亿元。坚持“五挂钩”原则,因地制宜、一户一策,投资24.15亿元扶持10.61万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占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的88.9%;投资3.02亿元扶持2.54万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占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的11.1%。支持12608户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发展“五小”产业10.55万亩(中药材、百合、设施蔬菜、油菜、林果等);全州依托“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和党费补助资金、涉农项目建设、光伏扶贫项目、互助社及乡村加油站项目、组团发展方式、领创办合作社等“七个依托”措施,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三方联合经营发展模式,持续推进“三变“改革,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底,全州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758.25万元,649个贫困村年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5万元。预计2020年底,贫团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4.6万元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