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由此可见,党报党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主张、正确引导舆论、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使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
正所谓“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如今,尽管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纷起,但无论今天的传播渠道怎样变,党报党刊的地位作用不会变,它仍是新闻媒体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和自由挥洒的风格相比,党报党刊从来不以数量和“有趣”取胜,权威和深度才是党报党刊的“看家本领”,它代表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向,起着政治宣示的作用;它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做出报道和解读,起着解疑释惑、春风化雨的育人作用;它不迷于当时、纠于既往,而是登高远望,从事物发展的整体和趋向向前看。如此,在这个人人拥有自媒体、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学好用好党报党刊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取向问题,而是一个以什么凝聚精神力量,如何凝聚精神力量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我们需要手持一份散着淡淡油墨香的党报党刊,追寻真相,探究学习的深度。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学习,强调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我们党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只有把党报党刊当成学习“标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耳聪目明,将群众呼声听进心里,将党的政策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那么,学什么?读什么?学党报党刊、读党报党刊。党员干部阅读党报党刊,既是统一思想、站稳立场的重要法宝,也是启迪思维、指导工作的“政治课堂”,理应成为每个党员生活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只有认真阅读党报党刊,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补足精神之钙,克服本领恐慌,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只有认真阅读党报党刊,才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思想认识才能与时俱进,工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精神世界才能正直清明;只有认真阅读党报党刊,才能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讲述临夏好故事,传播临夏好声音的重要抓手。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订阅党报党刊,目的是为了学习,为了推进工作。2021年是我州开启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临夏而言,遇到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借助党报党刊这一主阵地来引导舆论、依靠主流媒体点燃全州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唱响240多万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主旋律。
11月18日,州上召开2021年度全州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视频会议,对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由此拉开了一年一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序幕。各县市、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责任担当、服务意识,全力以赴抓好党报党刊发行,确保重点党报党刊发行时间不延期、范围不缩小、数量不下滑、覆盖不降低,使党报党刊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食粮”,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成为凝聚奋进力量、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