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12月02日

庄头村:条条产业路 直通致富门

赵景发给羊添草料。

本报记者 王伟如

当下,康乐县胭脂镇庄头村的1000余亩当归等中药材迎来收获期,田间地头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庄头村位于康乐县城东南部,总人口604户262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1户847人。“这两年村上鼓励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牛羊养殖,动员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现在每个家庭收入都不错。”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马翔介绍说。

记者来到种植大户陈转玲的中药材种植地,看到五六十个村民围坐在一起修剪、装袋,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叫村上的老人和妇女来帮忙,做一些药财修剪整理工作,一天能挣100多块钱。”陈转玲说,她还在青海省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当归,成熟之后运到村里,经过粗加工拉到中药材市场去售卖。“这两年中药材销路好,不愁卖,一年下来能挣个20万元左右。”

“我今年60多岁了,来这里修剪当归,每天能挣100多元,不用再跟孩子们要养老钱了!”村民马哈开高兴地说。

包村组长马全海说:“中药材种植保障了村民稳定增收,每亩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效益很可观,还带动了 村里200多人实现就业。”

赵景发占地5亩的养殖基地,共有3个大棚、300多只羊,饲料加工机、打包机等各种机器摆放一旁。“这些机器成本价在10万元左右,是县农业农村局低价租给我的,帮了我大忙呢。”他高兴地说。

赵景发以前跑长途运输时发生车祸,虽然不幸失去了一条胳膊,但生活的重担依旧压在他的身上,老父亲和两个孩子需要他照顾。重新振作起来的他,用车祸的保险金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搞起了养殖。

“刚开始什么也不会,就少养了几只,等掌握了养羊的窍门后,就慢慢扩大规模,多养了一些。”赵景发说,去年养殖收益8万多元,纯收入5万元。

党的好政策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赵景发的养殖路越走越宽。如今的赵景发已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常年雇着一个人,忙碌时节临时雇佣四五个村民帮忙,不仅自己依靠养殖挣了钱,还帮助乡亲增收。村民们提起赵景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大能人。

如今的庄头村,村民有产业、有盼头,干部有理想、有干劲,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 2020-12-02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3511.html 1 庄头村:条条产业路 直通致富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