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茹萍
杨塔乡赵山村位于永靖县西山区,受自然条件制约,这里的村民普遍缺乏致富技能,贫困发生率高达56.34%。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广大群众和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赵山村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近日,记者来到赵山村,看到村民黄万林在合作社整理收获的黄芪。
黄万林原是村上的贫困户,现在一家人通过搞养殖成功脱贫。“我们这里山大沟深,没有什么资源可开发,以前只知道种庄稼过日子。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了,村上鼓励我们搞养殖,给我们贷款,传授养殖技术,现在我家养了十几头牛,年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过得很舒坦。”黄万林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2017年,村上为拓宽群众脱贫致富路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成立了富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脱毒马铃薯和黄芪,村上积极动员群众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村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工钱按天数计算、按季度发放。
黄万林也在合作社打工,他的主要工作是驾驶旋耕机,同时还参与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的种植和收割。黄万林告诉记者,他一人干两份工,一天的工资是200元,已在合作社领了5000元工资,还有2000多元年底就能发放。
如今,赵山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黄万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据了解,下一步合作社将投资建设马铃薯加工车间,提高附加值,引进花椒等经济作物,扩大种植规模,持续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最困难的五保户冬天也能领到棉衣棉被和过冬煤炭,群众看病有医保,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危房都拆除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包村领导刘亚男自豪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