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霞
广河县水泉乡园子村是广河县司法局的帮扶村,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该局就全面参与到园子村的各项工作当中,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承担园子村的驻村帮扶任务,在不断完善建档立卡资料的同时,抓党建促脱贫、以产业带脱贫,使园子村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越来越靓、社会风气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最终顺利摘掉贫困帽子。
发自内心地帮 带着深情的扶
在扶贫过程中,该局以制定宣传措施和宣传工作要点,坚持以宣传政策为突破口,积极向村民讲解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高知晓率,有效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自帮扶园子村以来,帮扶干部常常到村开展各类专题调查会、座谈会,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调查村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来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情况,分析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摸清了第一手情况。”园子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马青福如是说。
为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该局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有计划地争取项目,着力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村容村貌。截至目前,通社路硬化率达到了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全村五年累计危房改造116户,实施住宅提升工程106户。
园子村8社村民马麻乃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逢人便说:“如今村里大变样,园子村不再是穷模样,小广场修好了、路灯也安上了,晚上跟县城里一样亮堂堂的,党的扶贫政策真的落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力所能及地帮 尽力提供实际帮助
园子村群众素有爱养殖、善养殖的传统,该局积极谋划,通过开展基础母牛发放、成立牛羊专业养殖合作社、创业担保贷款、以奖代补等工作,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致富增收,促进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均衡发展。大力实施转移就业工程,开展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459人,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
“通过县司法局帮扶干部的动员,我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今年牛行情特别好,再加上儿子外出打工,家里收入很不错。”6社村民马成得说。
党建引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局积极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着力提升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四抓两整治”活动,帮助村党支部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议事制度等党组织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加强感恩教育,有力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认真开展乡村干部“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如今,远远望去,园子村的一条条道路如银色飘带环绕丘陵之间,村落整齐划一,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宁静而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