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11月24日

把群众放心上 用实干显担当

——我州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陈礼娟

眼下寒意渐浓,但临夏大地上随处可见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有的在施工现场参与项目建设,有的在网上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州105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3407名工作队员活跃在我州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他们总说:“驻村帮扶是一份‘感情活’,既要带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更要带着对群众的热情,把群众当亲人,真心为群众办些事!”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第一书记带领下的驻村帮扶工作队,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做起,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期盼的件件小事变成实事、好事、民心事。

驻村伊始,州委组织部驻永靖县陈井镇张家沟村帮扶工作队,就对全村在家的211户村民进行走访,与村“两委”成员和部分党员及群众进行座谈,党员群众普遍反映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针对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帮扶工作队多方争取资金1097万元,实施3.5公里通村公路改造提升、5.95公里通社和3.2公里巷道建设、1.05公里水毁道路硬化项目,建设71米排洪涵洞,水泥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同时,协调争取建设资金102万元,对11.4公里人饮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为10户长期不在家农户铺设自来水管道,帮助5户未通水群众埋设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

同时,州委组织部为张家沟村落实3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永靖县古建集团,每年固定收入3万元。指导张家沟村成立村级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52户群众入股,覆盖了全村83户建档立卡户。积极争取东西协作帮扶资金78万元,为村级合作社修建了百合保鲜冷库一座、扶贫加工车间3间和办公用房1间,购置百合真空包装机2台。联系永靖县农牧集团在帮扶村设立扶贫车间,开展百合加工包装,动员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今年,为10户建档立卡户申请了120万元全额贴息创业贷款,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州上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到村后,迅速熟悉帮扶村的村情户情,对存在问题短板进行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驻村干部把百姓的需要记在心间,让村民暖心更安心。

把驻村帮扶工作用心来做

“始终与群众心贴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初心和使命。能为他们解决最关心、最渴望的难题,让我们感到很欣慰!”金川公司驻积石山县帮扶总队队长马虎中说。

2017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帮扶工作队入驻积石山县后,驻村队员走遍这里的山山峁峁,摸清了建档立卡户的情况和致贫原因。用他们的话说:“只有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多年来,公司先后委派38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000万元,为帮扶村夯实了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提高帮扶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州扶贫办统一编印了《临夏州脱贫攻坚重点政策应知应会》读本,要求各级帮扶干部加强对脱贫攻坚基本政策的学习。通过网络培训、专题讲授、随机测试等多种培训方式,强化了攻坚责任,增强了攻坚本领,有效提升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履职能力。

今年以来,围绕相关行业部门2020年度脱贫政策等内容,会同州委组织部对6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分3期进行了培训,3.1万人完成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网络视频培训和测试,八县市累计培训驻村帮扶干部65次、9.32万人。截至目前,全州组织劳务输转55.76万人,实现劳务创收100.62亿元,307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3589人。帮扶干部累计宣讲政策4187次,受益33.06万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2312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36万件;引入社会力量捐助1505.20万元。

拓宽帮扶渠道形成帮扶合力

2019年8月,东乡县唐汪镇马巷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马志坚,到广东参加由碧桂园集团组织的“推进结对帮扶党建交流”培训活动。在那里,与他同行的东乡县30多名乡村扶贫干部参观了英德市连樟村公共服务站和扶贫车间,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经验交流。

“连樟村原来也比较落后,通过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不仅顺利脱贫,而且村子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志坚说,广东之行,使他对马巷村的脱贫摘帽有了更足的信心,同时更加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在东乡县,碧桂园集团坚持把党支部设在扶贫一线,碧桂园兰碧区域党支部先后与东乡县龙泉镇、锁南镇、高山乡开展了党建结对共建,组织县乡扶贫干部到广东省交流学习,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提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州扶贫办主动做好与省、州组长单位和各级帮扶单位的密切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和帮扶力量的统筹协调。精选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进党支部”和第一书记村支部结对帮扶,交流先进经验,提高村庄治理能力。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将产业项目、致富信息等带入村内,帮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村民致富奔小康。

村干部是脱贫攻坚一线的骨干力量,也是农村各项工作的主心骨,为此,我州通过落实选拔配备一批、调整撤换一批、择优派任一批、帮带培养一批、发现储备一批、教育培训一批、激励表彰一批的“七个一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调整更换737人,因帮扶工作实绩突出而被表彰奖励97名,提拔重用44人。

此外,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各级帮扶干部积极推介当地特色扶贫产品,全州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1亿元。各县市纷纷借助直播带货销售滞销的农产品,成交额达2000多万元。截至10月31日,我州入驻“扶贫832”平台的产品供应商共174家,其中活跃供应商95家,已上架产品472种;全州申报七批次232家供应商1232种产品进入消费扶贫产品供应商和产品目录,国务院扶贫办已公开前205家供应商1013种产品,其余供应商和产品正在进行审核;完成消费扶贫专柜布放37台;共建设运营各类消费扶贫专馆25家,扶贫产品销售额达5652万元;全州设立消费扶贫专区12个,扶贫产品销售额达263.46万元。

用心丈量民情,用爱谱写帮扶真情。随着3000多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倾力为民办实事,真心为民解难题,使村级党组织建设空前加强,干群关系空前密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潮正传遍幸福美好新临夏的山山水水……

--> 2020-11-24 ——我州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3280.html 1 把群众放心上 用实干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