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9月08日

拓通“断头路” 干出加速度

——临夏市“断头路”拓通改造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 马琼洁

图为城东四路建设现场。

“这条路能打通,我们群众的心里太舒坦了……”临夏市东区街道李孟社区老党员韩永安道出了多年渴盼的心声。

城市交通,好比人体脉络,脉络畅通,则人心畅快。以前,李孟村只有一条村道,周边市政设施不完善,群众生活和出行极其不便,加上居民房屋老旧,各种管线混乱,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美观,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尤其近年来,机动车辆数量剧增,这条路“虽通不畅”,成为周边群众的一个心结。

“这条路以前很窄,两车相遇根本错不开,孩子们上学极不安全。如今政府不仅让我们搬迁到了宽敞漂亮的楼房,还修好了路,我们大家都很感谢党和政府。”李孟村村民韩永安高兴地说。

如今,作为城区主干道,这条宽40米、长1278米的城东四路拓通,连通刘临路和北滨河东路,彻底圆了周边群众多年的梦想。

打通“断头路”是城市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今年,临夏市继续发扬“开路精神”,在完成去年15条断头路拓通改造的基础上,又计划拓通改造8条“断头路”,总长6.6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4亿元,涉及拆迁286户、20余万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交通路网,打通城市微循环。

这是一场“攻坚战”。临夏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在路网规划建设中做到因路制宜、精准施策,彻底疏通城市血脉,架起政府和群众“连心桥”,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畅通的交通环境。 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道路设计上,借鉴西安等先进城市做法,对“断头路”采用“人非共板”建设模式,强电、弱电全部入地,市政井盖全部采用球墨铸铁防沉降井盖,坚决杜绝城市“蜘蛛网”和消除井盖沉降顽疾。为保证工程质量,强化施工监管,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对项目建设全程跟踪管理。同时,建立周调度、月考核的工作制度,坚持每周召开协调会议,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在光华东路李孟段、大慈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数辆工程车来回穿梭,施工队正在马不停蹄地清理路基砂砾。

工程技术负责人陈金平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有60名工人,5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30辆拉运车24小时加班加点轮流施工,为的是保质保量如期交付工程。”据介绍,光华东路大慈段、李孟段曾是耕地,群众出行只能绕行,如今这两条“断头路”拓通后,将与城东四路相接,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目前,城东四路、光华东路大慈段、光华东路李孟段、庆胜东路延伸段、和政南路5条道路已基本完成拆迁工作,正在进行道路清表及地下管网埋设、路基砂砾层铺设施工,计划10月底前竣工通车;红园西街已完成拆迁及管网埋设工作,待道路两侧棚户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水稳层和油面铺设;关家台路可研已批复,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环西一路(河州大道至前河沿西路段)649米已建成投入使用。

临夏市进一步打通“断头路”,不仅彻底打破长期以来道路梗阻、出行不便的交通窘境,更在带动道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进一步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将成为拉伸城市路网骨架、激活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又一推动力。

一条条拓通的“民心路”,串联起了这座城市的幸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 2020-09-08 ——临夏市“断头路”拓通改造建设见闻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1395.html 1 拓通“断头路” 干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