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龙 刘刚林
重大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项目就能构成新的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州上深刻分析临夏各领域的短板弱项,敏锐把握重大机遇,不遗余力争取实施项目,一大批交通、商贸、农业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项目建设中创造了“临夏速度”,开创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全新局面。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全会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付出百倍努力,采取超常举措,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为在部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奠定基础。”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全会报告从4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以“十四五”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辉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壮阔“十四五”又将启航。目前,我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只有编制好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规划,才能开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此,全会报告要求: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早着手、主动作为,把规划编制好。
——要客观审视临夏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准确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瞄准我州的区位、资源、发展优势,深入研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着力重点。
——要注重“十四五”规划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和无缝对接。
——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
再创项目建设的“临夏速度”
重大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只有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争分夺秒、倒排工期,把“提速”的油门踩到底,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完成既定进度,形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才能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
临夏要振兴,项目是支撑。全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临大高速、安临一级、环库公路以及和合、桥莲、黄罗、国道248线等在建二级公路,沿洮河经济带东乡段、临夏职业技术学校、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石门滩水库等项目。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双达高速、旅游扶贫大通道、S309线临夏县段、吊漫路、东乡至蒿支沟公路等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临夏机场、兰临合铁路和临康广、兰永临、永大、永广4条高速公路、临夏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工程、黄河上游临夏段水资源补给区生态保护工程等项目,以加快重点项目进度,轰出发展“推背感”。
继续刷新招商引资的“临夏纪录”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是发展的生命线。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推动临夏后发赶超、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需要我们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引进更多企业参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注入新的动力。
今天项目上的差距就是明天发展的差距。面对各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培育一批项目作支撑,那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全会报告就狠抓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提出了明确要求:
——紧盯国内500强、民企500强等知名企业,集中精力抓招商,实现引强入临的更大突破。
——对已达成意向、签订框架协议、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要紧追不放,充分发挥州县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作用,确保项目签约落地,提高资金到位率。
——要围绕商贸物流、手工制造、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等传统优势招商引资,教育、管理好青藏线上的30万“临商大军”,拓展藏区市场,鼓励有实力的临商回乡创业。
铺好项目建设安全高效的“跑道”
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离不开筹备谋划、高效服务、全程跟踪和有效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和用好各项工作机制,给项目建设铺好安全高效的“跑道”,才能做到谋划储备一批、洽谈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用一批。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从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干部廉洁等方面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全会报告提出:要按照即将印发的《关于加强项目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既要规范项目的编制、招投标等工作,又要强化建设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监管、监理,同时要彻底推行项目质量终身制,落实项目档案纸质和视频资料双份制。要坚决惩处失信失质行为,落实“黑名单”制,确保全州所有工程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