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8月19日

劲吹节约新风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本报记者 赵淑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8月14日,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发出倡议,号召全州上下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保障人民生活和粮食安全。

如今的临夏,餐饮浪费现象是否严重?群众的节俭意识如何?8月17-18日,记者分别走访了临夏市的多家餐馆、饭店、农家院实地了解情况。

17日中午,记者走进位于临夏市折桥湾的穆洒农家院,在收银台前看到一位姓王的顾客前来结账。“您好,您一共消费260元,请问需要打包吗?”农家院老板马木洒礼貌地问道。“叔叔,不需要哦,我们吃得干干净净的,妈妈说不能浪费粮食。”一个稚嫩的童音从吧台下方传来。

王先生年仅5岁的女儿迫不及待地回答了老板的问话,王先生说:“我们点菜的时候,服务员就提醒过菜量足,如有需要后续再加。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时时处处节约,从孩子抓起,把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贯穿始终。”

“自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实施以来,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使用公筷、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文明餐桌宣传画及温馨提示牌等,并要求餐饮单位服务人员在消费者点餐时,按照就餐人数提示适量点餐,用餐时主动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剩餐打包,通过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实施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共创健康文明餐桌新风尚。”临夏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7日晚19时,正值饭点,记者来到位于庆胜路延伸段的班花火锅店,看到为响应“光盘行动”号召,该店通过在店门口设置“文明餐桌公约 节约人人有责”的宣传展板,在店内张贴“节约用餐”“公勺公筷公夹”等小贴士,提醒大家要厉行节约,做“光盘行动”的先行者。

在火锅店的一个包厢内,市民马女士正和几个朋友聊天,“朋友们好久没聚了,赶着今晚下班大家聚餐放松一下。 我们平时点菜都是菜品数量比用餐人数少,吃多少点多少,而且实行AA制,这样既可避免浪费也可减轻大家的负担。”马女士告诉记者。

“为了给人数少的顾客提供更多选择及避免浪费,我们店里大部分菜品都备有大、小份额可供选择。同时,顾客在点餐时,服务人员引导适量点餐、杜绝浪费。如果出现餐后未吃完的情况,服务人员积极为顾客提供免费打包餐盒,提倡剩菜打包。”班花火锅店负责人如是说。

18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来到西湖银峰酒店时看到,楼梯口张贴的“俭以养德,文明餐桌”宣传标语格外醒目。

这里正举行一场婚宴。手抓、河州包子、酿皮……样样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摆上了餐桌。宴席结束时,记者看到,顾客用一次性餐盒或塑料袋将每个餐桌上剩余的菜品打包带走,桌上的盘子基本都是空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的生活态度。“光盘”是一种公益,也是一种习惯。我们提醒大家,用餐点菜切合实际,理性消费,坚决做到不剩菜、不剩饭。

每一粒粮食都要被珍惜,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光盘行动”的行列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 2020-08-19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0755.html 1 劲吹节约新风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