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8月18日

珍惜一粥一饭 弘扬节约美德

本报评论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8月14日,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发出倡议,号召全州上下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保障人民生活和粮食安全。

临夏是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不高,截至目前,全州还有3.25万人没有实现脱贫。今天,当历史的指针拨向新时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擦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对于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那么,如何才能增强我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我们不能仅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唐诗停留在语文课本上,而是要大力弘扬传承。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而坚持勤俭办事,正是我们党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当成座右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践行勤俭节约,以说到做到带头执行的态度坚持勤俭节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治理铺张浪费,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让全社会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

“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今天,我们强调节约粮食,杜绝铺张浪费,是因为它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让节约粮食成为人人自觉的行动,就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广大干部群众要从自身做起,在家吃饭要合理定量,坚持“光盘”;在外吃饭要不讲排场,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同时要养成剩菜打包的习惯,不让盛宴变“剩”宴,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杜绝浪费行为,必须要在执行层面采取有力、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和惩戒。尤其要对公款吃喝露头就打,以刚性的约束加以遏制。同时,餐饮行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推行节约型餐饮服务,科学设计菜品,禁止过度包装,推广商务餐、自助餐和分餐制。要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推行“公筷公勺公夹”,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

今年是我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明年开始,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让我们一起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汇聚全州人民的奋斗力量,为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 2020-08-18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0719.html 1 珍惜一粥一饭 弘扬节约美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