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8月17日

重访回探近代中国的潮与流

◇流 火

时风所至,大势所在,随着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历史记忆与历史想象已经成为中外史学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本书通过追索个人生命的记忆,来看近代中国的流风余韵,展现强势历史叙述之外人物在历史场域中的内心世界。近代中国因其历史的复杂与深邃而惹人注目,本书另辟蹊径,聚焦清末民国时期的记忆与想象。

作者谭徐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历史学者、新史学出版品牌创办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主要关注晚清民国政治、文化与知识分子议题。他从当时人的视角出发,利用大量私密文献,作了深入的讨论和探析。他说,“所有的历史遗存都源于记忆与遗忘的缠斗,这里面不断复活与竞争的与其说是文本,不如说是个体的心性与情绪。前几年,坊间突然出现一股民国热,以至于后来不得不降温,不过众所艳称的‘民国范儿’却相当可议,当然,这些‘热’风中是否‘此中有真意’,只能说‘欲辨已忘言’。”

近代中国中间更多是激烈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波一波历史巨浪的卷席之下,壮怀激烈,屡败屡战,摇曳不定的潮与流值得重访与细分,而此前对于这些面相的讨论过于趋实,而较少注重那些在一切事物中的灵魂,殊不知僵硬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曲曲折折的灵魂,只有人“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如果对此不能另辟蹊径,重拾对于“人事”之重视,发潜德之幽光,当然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孕育这些灵魂的社会。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说,近代蜀中天才学者刘咸炘从中国传统观念拈出一个“风”字,作为考察历史进程的一个支点。几年前,王汎森先生对此做了一番深入阐发,使其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中最具启发性的关键词之一。谭徐锋先生一向敏锐地观察着中国史学潮流的走向,此书取名《察势观风》,饶有深意存焉。所论聚焦晚清民国社会文化史上几个相异的主题,却又都围绕着记忆和舆论展开,而这两者正是典型的“无形而万状”的“风”:其无形,故难以捉摸;其万状,故无所不在。著者以巧力捕捉到风走过的足迹,引导我们追踪近代中国的历史流向,其尝试无疑值得期待。 ——摘自《天津日报》

--> 2020-08-17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0710.html 1 重访回探近代中国的潮与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