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8月17日

胭脂故里游人醉

——康乐县2020年文化旅游节活动侧记

康乐县2020年文化旅游节旅游推介会现场。 王援朝 摄

本报记者 郭慧霞 闫改琴

品尝特色美食,观看民俗歌舞,欣赏书画摄影,体验自驾游乐趣……8月15日,为期3天的康乐县2020年文化旅游节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融合文化、旅游和体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以“诚邀四方客,醉美康乐游”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开展“旅游+”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康乐独特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令人向往。

“康乐,是一个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悠久与厚重,也能饱览山河的壮美与灵秀,还能品味美食的淳香与诱人。”在旅游节活动开幕式上,康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被誉为“彩陶之乡”“花儿之乡”“旅游之乡”的康乐,既有独一无二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也有独树一帜的景古缐家楼红军长征遗址;既有得天独厚的白石暑雪、药水灵津、麻山雄关、古殿雄阁等十大自然景观,也有独具风情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莲花山花儿”。

“这次来康乐真是不虚此行,胭脂公园、白桦林、草长沟我都去了,风景好看、农家饭好吃,尤其是晚上胭脂湖公园的夜景看起来像在大城市里一样。”来自临洮的游客康银莲说。“不虚此行”,这是记者参加康乐县2020文化旅游节期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大美康乐,的确魅力无穷。当天开幕式上,来参加文化旅游节的游客和康乐县各族群众共同欣赏了手鼓舞《水韵康乐》、琵琶曲《花舞》、相声表演《赞康乐》、舞蹈《花开盛世》、歌伴舞《花儿与少年》《花儿留住天下客》等精彩表演;夜幕降临,在胭脂湖公园千人“锅庄舞”篝火晚会现场,与舞蹈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热情洋溢地欢度周末;跳累了、玩饿了,可以步行到不远处的良恒商业广场,搜寻令人垂涎的各种美食,譬如特色小吃、烧烤、中式菜肴以及将健康营养膳食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完美融合的康乐地方特色——“一桌菜”等,一饱口福,然后赏美丽夜景……

康乐县2020文化文化旅游节通过网络传播,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球,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为加大宣传推广,将文化旅游品牌高调打出去,提高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康乐县特别组织了记者采访团,来自各地的30多名记者,在采风活动中切实感受康乐风光的神奇秀丽,历史文化的底蕴丰厚,民俗风情的独具特色,再通过一篇篇动人报道传递给网民。

国际商报驻甘肃记者站记者黄智杰全程参与此次旅游节活动,对康乐县生态旅游的发展赞不绝口,他说:“今天在白桦林景点,我看到很多情侣、家长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旅游和体育相融合的产业园里,还有两代人坚守山林、守护绿色、带动脱贫的故事,让我觉得很感动。我认为康乐县在打造旅游产业方面趟出了一条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道路。”

据了解,近年来康乐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抢抓难得的政策机遇,把旅游产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大通道项目,加快打通全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大动脉”;组织实施八松乡乡村生态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积极探索整流域规划、整区域开发的发展模式;基本完成了“一湖两山三园四河五桥六区八路”县城项目群建设,着力打造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创新运用“旅游+”,点燃引爆乡村旅游热,草长沟、竹子沟、白桦林山庄、胭脂湖公园等成了网红旅游地和网红打卡地,康乐县正成为全省绿色生态休闲自驾游营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举办正式拉开康乐县“旅游热”大幕,胭脂故里还有更多的惊喜正等待着人们前去体验、探寻。

--> 2020-08-17 ——康乐县2020年文化旅游节活动侧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40678.html 1 胭脂故里游人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