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民族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930)5910268 广告热线:181-3970-6296






2020年07月16日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临夏

——2020年上半年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马瑞鹏

今年7月14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对外发布了14个城市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临夏州位列全省第三;

截至6月底,临夏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52天;

全州地表水、地下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担当,更是打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战略选择。

今年以来,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上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以国家黄河流域污染源调查试点工作为契机,全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如今,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高颜值”新临夏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善生态环境

积蓄最大后发优势

“每年的‘五一’节期间,正是临夏牡丹开得最美的时候,空气也是异常的清新!到了临夏,就好像进入了花的海洋,不仅是牡丹,各种类型的花一朵比一朵艳!”从兰州来临旅游的游客马忠光一边用相机给家人拍照,一边兴奋地说到。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截至6月底,临夏市PM10均值为63微克/立方米,PM2.5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为了打好‘三大保卫’战,我们已累计完成185个农村连片整治项目,35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水炉等燃煤设施667台295.35蒸吨,建成了11个煤炭集中交易市场,完成10.67万个土炕、土灶和小煤炉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淘汰老旧机动车辆15446辆,全州155家砖瓦窑厂全部安装了除尘脱硫等环保设施……”数说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州生态环境局负责人深有感触:“是‘责任在肩、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催着我们每一个生态环保人砥砺奋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已成为我州各级党政部门和群众的行动指南。

“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州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把握好发展和环保、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建立完善最严格的监管机制,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切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崛起之路,让绿色铺就的临夏“底色”更加鲜明。

聚焦环保督察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空气、阳光、水质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部门认识到位了没有?问题查清了没有?任务明确了没有?措施落地了没有……”年初,州上对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不力的相关县(市)分管领导进行了提醒约谈。

住建、生态环保、工信...多部门同时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当即表态要迅速联动,积极配合整改;积石山县城中西区集中供热站1台40蒸吨燃煤锅炉提标改造、东乡县煤炭交易市场营运、东乡县达板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营运等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这样的督察,我们特别欢迎!”第一时间交办、最快速度办结,群众大呼满意,拍手称快。

这只是我州下猛药、治沉疴,以雷霆之势向环境污染“亮剑”的一个缩影。

民生问题无小事,顺应民意得民心。面对史上规格最高、“监考”最严的环保“大考”,面对我州生态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州上以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把问题整改落实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对标高线要求,先后制定了《临夏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措施清单》《临夏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方案》等方案,对所有交办问题照单全收,立转立办,全力以赴抓整改、抓提升、抓规范,推动问题解决见底到位、工作提质增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需整改的19项问题,已整改销号16项,1项已完成整改任务待销号,2项达到整改时序要求;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交办的148件信访案件,已办结144件,持续整改4件;省级保护督察反馈我州的2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0项,剩余11项正在有序推进。

“在环保执法上,我们只讲法律,不讲情面。”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日常监管及“双随机”执法检查,该局认真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继续采取督办、按日计罚、限产限排等行政手段,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上半年,全州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57件,实现了“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临夏正在加速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用更多的蓝天白云为老百姓的获得感“加码”。

筑起生态屏障

塑造临夏新形象

“黄河宁,天下平。”

我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正是由于这样的区域定位,临夏州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强黄河的水源补给能力,以筑牢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临夏担当,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8大类34小类项目,概算总投资163.87亿元...”在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不久,州上就立即行动,多次召开座谈会,在充分研究州情实际、资源禀赋、政策机遇、短板差距、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理念上升为制度,从愿景推向现实。

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东乡县河滩镇污水处理厂、永靖县大盐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13个项目;

组织申报的永靖县、东乡县、临夏县、积石山县投资3.85亿元谋划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生态保护修复等10个工程项目入列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

黄河临夏段及一二级支流入河排口344个具备监测条件排口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完成。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今年以来,我州结合创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项目,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铁沟旧矿区、大湾滩等难啃的硬骨头被一一整改;太子山保护区内又有了野生动物奔跑后留下的蹄印,一切又回归到原生大自然状态……

漫漫生态路,壮哉绿色梦。

临夏人民对绿水青山的追求始终不变,对怜惜一草一木、呵护一山一水的决心始终不变,对坚守生态发展两条底线的自觉行动始终不变。我们相信,临夏定会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 2020-07-16 ——2020年上半年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 2 临夏民族日报 content_39609.html 1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临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