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三区三州”所在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发起的“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在我州永靖县成立。就该联盟对我州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探寻旅游扶贫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助推群众脱贫致富有哪些现实意义,记者专访了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晓花。
问:您觉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举办“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是指西藏自治区、四省(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新疆的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的旅游环线。“三区三州”80%以上面积位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同时,“三区三州”所在区域有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借助旅游开发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1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在我州永靖县举办了“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是“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是深入挖掘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用“美丽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之举。“三区三州”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也是旅游扶贫脱贫的最大考验。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策划旅游大环线、举办专题推介活动,就是要我们以担当的斗志攻坚克难,以必胜的信心发起冲刺,深度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大旅游”+“小旅游”的模式,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铸造“幸福产业”“美丽产业”,坚决打赢“三区三州”旅游脱贫攻坚战。
二是“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是全面整合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用“定向发力”模式塑造大环线品牌的开拓之举。“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以“生态优先、全域统筹、城市依托、交通引领、区域合作、多元推动、产业集聚”为原则,对接“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略需求,以线路设计和现场推介助推贫困地区脱贫为出发点,联动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重要旅游景区,以核心旅游产品带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而实现旅游脱贫目标。
三是“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是积极推广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用“抱团营销”手段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务实之举。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由“丝路文化经典线”“边境极限体验线”“滇藏茶马古道寻踪线”“大香格里拉人间乐土线”四条游线组成,沿线涉及50个地区城镇,总长1万多公里。同时,大环线把沿线各地的旅游产品、渠道、招商、船舶、组织管理等要素贯穿起来,整合策划、合力推动。这势必形成旅游部门间、旅游企业间的多方位协作,势必形成“抱团营销”的联动格局,势必会全面释放旅游脱贫的带动效应。
问:“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的成立,对临夏旅游业发展会起到哪些作用呢?
答:1月5日上午,由“三区三州”所在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发起的“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三区三州”旅游脱贫攻坚和协同合作的工作机构已经建立,合作机制已经形成,“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计划开始全面启动。我州作为“三州”之一,联盟的成立,必然有极大的作用。一是我们可以借助联盟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与其他地区的学习交流,学其所长、照猫画虎,找出符合我州实际的有效途径。二是我们可以借助联盟的联合营销机制,主动参与联合营销、捆绑营销,策划开展主题宣传营销活动,不断加大对我州文旅资源的宣传营销。三是我们可以借助联盟的宣传协作机制,主动与其他地区加强宣传资源互换、互推,加大在其他地区卫视、报纸、城市广场LED屏等平台的广告投放力度,建立旅游网站的友情链接和最新资讯发布合作机制,邀请或参与“三区三州”举办的各类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拓宽临夏旅游受众面,提高临夏旅游知名度。四是我们可以借助联盟的旅游交通体系,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合作,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州自驾游营地建设,尽快融入“三区三州”自驾车旅游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地区建立起“资源互推、游客互送、信息共享”的合作模式。总之,“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的成立,为我州多角度寻求旅游脱贫路径和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必将成为推动我州旅游扶贫工作的强劲推手。
问:我州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全面推进旅游扶贫工作?
答:在工作部署环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就深入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了重要讲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雒部长讲话精神,全力抓好旅游扶贫工作,“用美丽战胜贫困”。一是全面启动全州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公益规划,谋划争取项目,高质量推进扶贫重点村、农家乐建设,确保到2020年建成4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928户农家乐。二是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建设109座旅游厕所,我州旅游厕所总数要达到200座以上,缓解“如厕”难问题,配合完成75座乡村厕所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三是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强汇报衔接,落实国家补助资金,全力推动16个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增补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基础条件和接待能力。四是加大旅游示范村、旅游重点村、旅游专业村的建设力度,以示范带动、一点带面,有效促进贫困村内生动力和贫困户增收就业。五是利用此次推介活动成果,加强与桂林旅游学院的沟通联系,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双向交流等方式,集中开展乡村旅游专题培训,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经营人、乡村旅游管理人、脱贫致富带头人,为推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