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社区的工作法上榜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了。”
“真的吗?没想到我们社区在全国有名了,作为社区的居民我感到骄傲!”
“是啊,我也从中国临夏网上看了这条新闻!”
……
近期,在临夏市西关街道西郊社区的大街小巷里,群众纷纷热议着这个话题。
前几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优秀社区工作法遴选结果的通知》,公布了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其中临夏市西关街道西郊社区工作法榜上有名。
近年来,该社区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核心,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围绕党建促工作,实行“一线六民”工作法,推进社区治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近年来,西关街道着眼于增强和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紧扣民生这个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找准基层党建与优化服务、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维护稳定、扶贫济困、文化建设等社区工作的结合点,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完善、再实践,形成了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建设为主线,建设便民服务型、惠民阳光型、利民生态型、安民平安型、助民帮困型、乐民文化型社区的‘一线六民’工作法,西郊社区结合社区工作实际,走出了一条有效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路径。”西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平告诉记者。
西郊社区党支部把强化支部政治建设,提升支部组织力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始终。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社区党支部创新形式,倡导“每周例会必学、支委委员领学、现场提问促学、季度测试验学、上门服务送学、微信每天一学”的“六学模式”。因材施教,编辑印制了《社区党员干部学习资料》《服务群众工作三字经》《社区干部自律歌》《看漫画学党章党规》《社区干部实用手册》。
西郊社区党支部在严肃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居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采取“1+3”结对联系责任制度。并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星级党员评定活动,实现党员管理无盲区、全覆盖,极大地激发了无职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确保了支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方便群众办事,减少群众来回跑路,西郊社区党支部在干部教育管理中提倡“换位思考”,采取多项举措,落实“最多只跑一次”的要求。通过制定完善《为民直通车》,实行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站式告知、办事清单、民生事项办理登记等制度。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功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公布工作动态、服务事项、办事程序和时限。开通“便民服务助手”微信号,把群众拉进“朋友圈”,及时回复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在西郊社区大厅里,有很多印制的便民小纸条,纸条的正面写着“最多跑一次”“用我们的百倍努力,赢得群众的十分满意”等字样,背面写着关于一些惠民政策办理的相关事宜,实行“菜单式”服务,“办什么事、需要什么资料、经过哪些程序”让群众一目了然。为办事群众免费复印材料、提供wifi及各类网上报名指导等“亲民小举措”,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拓展服务渠道,制作发放“民情连心卡”,将供排水、电力、医院等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服务热线及各社区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号、街道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内容印制在卡上,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
“现在社区的服务越来越好了,真是‘门好进、脸好看,事情更好办’,一进门还给倒杯茶,让人心里暖暖的。我是来咨询住房保障租赁的事情,工作人员就给了我一张便民小纸条,上面有办理条件、新办理人员需要携带的手续等,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打分我会给他们打100分。”社区居民马腾为西郊社区的新变化连连点赞。
“六民建设”引领城市社区治理
街道、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西郊社区倾力打造聚民心、促发展的服务平台,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
西郊社区居委会主任张作恺说:“社区以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抓手,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在最低生活保障金审批、廉租住房分配、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公平公正落实惠民政策,真正让困难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我们还大力宣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辖区群众参保,参保率始终在95%以上。近年来,无一起因惠民政策落实不力导致的信访、投诉案件,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社区工作繁琐冗杂,覆盖各种普查、医疗保险、新农保、冬季供暖、住房保障、老年人体检等工作,西郊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事无巨细、尽职尽责完成。“群众的事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我们的工作宗旨是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张作恺说。
随着城市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相信,全州城市社区的工作将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演绎出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