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花艽

小秦艽

秦艽别名秦纠、大艽、左宁根,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干燥根。我州有四种正品秦艽分布,管花秦艽、西藏龙胆等龙胆科植物亦有分布,作秦艽入药。
始载《本经》,列为中品,为常用中药。是祛风除湿、和血舒筋之要药,也是甘肃主产药材。李时珍《纲目》载:“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
秦艽的商品药材有三种:萝卜艽(来自植物秦艽或粗茎秦艽的干燥;麻花艽(又称辫子艽,来自植物麻花艽的干燥根);小青艽(来自植物达乌里龙胆的干燥根)。
秦艽味苦,性辛、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治痹痛,退虚热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现代研究表明,秦艽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中枢镇痛、镇静作用,同时具有降压,减慢心率,升血糖,抗溃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秦艽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久病虚赢,溲多、便溏者慎服。
方选:1.治疮口不合:秦艽研细末,涂抹患处。2.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30g,以水300ml煎取200ml,去渣,食前分作二服。
秦艽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适宜土层深厚、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用3年以上老株种子繁殖,早春撒播或条播,长出2-3片叶时间苗、施肥,播种后3-5年秋季采收。临夏州康乐县已有家种,可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