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康乐县卫健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我们的心情一次次不能平静,激动不已。能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我们感到无比荣幸、无比感恩、无比振奋!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做细做实健康扶贫工作,全面消除了基本医疗“空白点”,取得了健康扶贫攻坚战决定胜利。
2018年,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摸底,27个村无标准化村卫生室,38个村卫生室无合格村医,15个乡镇卫生院未配备DR、彩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面对资金缺口大、人员紧缺困难,按期完成清零任务形势严峻,我们通过招聘和全系统统一调剂的方式为38个村卫生室解决了合格村医,自筹资金修建了1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在9月底如期完成了清零任务。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的要求。
我们全面摸清全县建档立卡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入户面对面了解贫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报销不及时、因病负担重等现实困难和问题,为9.8万贫困人口、461人地方病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制定了“一人一策”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送人就医”“送医上门”“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等政策措施,按照“三个一批”全面落实疾病救治措施,大病、慢病、重病救治率均为100%,其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附城镇刘家庙村21岁村民因患肾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双下肢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她2015年上半年结婚,2016年下半年狠心她的丈夫也抛弃了她。2017年,父母借便亲戚朋友,凑够了钱,送她到兰大二院做了单侧股骨头置换术,合作医疗报销后,自付手术费近3万元,因无法支付治疗费用,她的另一侧股骨头置换手术被搁置。我们的签约医生得知情况后,为她讲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3000元兜底保障等健康扶贫政策,并动员她和家人积极治疗。2018年5月底,她在省肿瘤医院做了另一侧股骨头置换手术,28天恢复后出院,住院费用共计5万多元,而个人只承担了3000元,其余部分全部由民政兜底解决。回家后,签约团队的医生多次入户,指导她术后功能恢复性锻炼,经过她自己的努力和签约医生的细致服务,她站起来了。现在的她有了新的婚姻,到厦门为新生活而奋斗,这是我们“送人就医”落实的第一个患者。
我们积极对接省肿瘤医院,帮助县人民医院完成了5个薄弱学科、5个区域医学中心和二级甲等现代化医院创建任务;协调肿瘤医院每年接受我县20名医务人员的定向培训,肿瘤医院每年向县医院薄弱科室选派5名专家帮扶,带动科室不断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县医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积极对厦门同安区深入开展东西协作,同安区11家卫生院与康乐县15家卫生院结对,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卫生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细致、周到、优质的服务。
在健康扶贫任务落实中,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确保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标准不降、工作不落。以县委“胭脂山川党旗红”党建品牌为载体,在卫健系统开展抓党建引领,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创优秀科室、争当先进个人、争当业务标兵,助推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助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的“一抓四争两助推”工作,打造“党建+健康+业务”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卫生健康工作不断推进。
全系统按照“卫健局谋划调度,二级单位督导检查,乡村两级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落实二级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副职包片、股室包抓乡镇;卫生院长包抓全乡、职工包抓村、村医包抓户的“六级工作责任制”,运用“三四五六七”的工作机制(“三对标”:对标大数据平台、国健系统、健康甘肃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解决因数据不清而影响工作成绩的问题;“四张图”:县级公共卫生部署图、乡级督导图、村级作战图、户级台账图,系统直观地反映县乡村三级重点人群管理情况;“五讲”:开展讲政治、讲政策、讲大爱、讲医德、讲良心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机构文化建设;“六看”:看厕所、看宿舍、看厨房、看楼宇、看死角、看环境,解决卫生单位不卫生问题;“七色管理法”:在户级台账中,为便于查阅、入户、管理,方便村医随访管理,更直观地了解重点人群分布,对七类重点人群进行色标管理。红色代表高血压、黄色代表糖尿病、紫色代表严重精神障碍、棕色代表结核病、绿色代表0-6岁儿童、玫红色代表孕产妇、蓝色代表老年人),提升村医工作效率,做到卫生健康服务情况明、底子清、服务真。
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任务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征程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荣誉为激励,扛起荣誉背后的责任和担当,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永不懈怠精神和一往无前奋斗的状态,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建立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