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B

当临夏成为一国之都 2020年06月10日

文/王晓元

地处中国西北腹地的临夏,还能成为一国之都?

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临夏确曾两次建国,两次成为一国之都。

临夏在历史上前后两次建国立都,都是在天下大乱、豪杰四起,中央政府孱弱、地方武装力量占地为王的背景下建成的独立政权。

羌人故地,水草肥美

临夏古为西羌之地。羌字最早出现的记录是在甲骨文的祭奠记录上,所谓“八羌八羊献祭”,就是说商朝有用八只羊八个羌人献祭的习俗。当时在临夏广袤的草原和茂密的丛林中,有十多个羌人部落逐水草而居,却又居无定所,生活的范围不超过临夏方圆几百里的山林。

其时临夏河流淙淙,水草肥美,特别适合人类繁衍生息。

这里的羌人部落将其头领统称作“豪”。“豪”们以自己强健的身体和智慧的大脑得到部落的拥戴。为了占有更多生活资源,这些“豪”经常带领本部落的人员去攻打另外的部落。

这样的部落在羌人中比较多,他们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每次的分分合合都是通过战争完成,这样的战争在当时的临夏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他们要繁衍生息,要扩张本部落势力,就必然要去争夺更多生活资源。在长年的战争中,人们习惯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

夏、商、周王朝的官员们把这些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统称为羌人。

助周伐纣,羌人封侯

羌人不是一个愚昧野蛮的群体,他们中有很多人在夏商周的朝廷里担任过大大小小的官职。尽管当时朝廷的官员歧视羌人,但羌人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忠诚守护着他们的尊严。

殷商王朝欺凌的不止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羌人,还有他们自己的族人,甚至还有皇亲国戚和各路诸侯。《史记》和《竹书纪年》记载,殷商最后的一个皇帝殷纣王荒淫无道,草菅人命,最终激起各路诸侯的讨伐。其中周文王姬昌是势力最大的一路诸侯,深受各路诸侯拥戴。

在讨伐殷纣王的战争中,临夏的羌人主动加入到西周的部队,给予殷商王朝致命的打击,可以说国恨家仇一朝得报。

周王朝建国后,没有忘记羌人的功劳。武王姬发在庆功封赏的宴会上,把参与讨伐殷商的临夏羌人首领“豪”赐封为罕羌侯。

西周王朝的分封,使临夏的羌人首次有了周王朝认可的官员。这样的官员因为在外拼搏了许多年,增长了一些见识,特别是看到大草原和山林中没有像夏商周王朝一样的都城后,便带领自己的族人依模学样,也在自己的封地——临夏,先后建起了两座大小不一的城堡,史称双城。

城堡不是很大,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现在的大宅子而已,但大宅子给予羌人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它让这些游牧民族开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随着这座城邑的建立,羌人们围城而居,不仅沿袭传统的游牧生活,还开荒种田,进入农耕生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羌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宋建称王,首次建都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随着黄巾军的起义,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各地武装势力纷纷自立朝廷,占地为王。

临夏军阀宋建借着东汉政权无暇顾及、四周豪强又不屑于弹丸之地的良机,组建了一支由汉、羌、氐组成的达数万人的军队,随后他以枹罕为辖区,以双城为都城,册封了一批文武百官,宣布自己为“河首平汉王”(河首,意为黄河之首,当时包括积石山县、临夏县和青海省境内连接积石山县的部分区域),并修缮加固了大小双城,开始在这座大宅子里称孤道寡,发号施令,公然与东汉政权相对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记载:“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

这是临夏第一次建国,国号为元,都城就是罕羌侯所建的双城,管辖范围以枹罕为中心方圆数百里。双城的大宅子里住着宋建及朝廷百官,宅子的四周住着汉、羌、氐等各民族百姓。

宋建当了临夏最大的“河首平汉王”后,对内安抚百姓,对外罢兵息战。他还提倡各民族百姓和睦相处,开荒种田,狩猎放牧,使临夏经济得到有效恢复,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临夏一度繁荣兴盛。

公元214年10月,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讨伐宋建。不足月余,曹操大军破城而入,宋建及百官被斩杀,双城周围的居民被屠戮,大小古城在战火中沦为一片废墟。

临夏羌人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纷纷逃亡至四川和青藏一带,带不走的土地被胜利者纳入曹魏版图。

西秦迁都,开域拓疆

临夏第二次建国立都同样是在乱局之下地方强权的割据自立。

在曹魏政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司马氏王朝又将中国带入到一个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临夏被一个名叫乞伏炽磐的鲜卑族官宦后代所占领,他把先人创建的西秦国都城从兰州迁到了临夏,使临夏再次成为一国之都。

西秦是十六国之一。乞伏炽磐的大伯乞伏国仁原是前秦政权的前将军、先锋骑。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趋于瓦解后,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于公元385年在甘肃榆中县建立了西秦政权。由于治国有方,西秦政权国富兵强,称霸一方,但在登基三年后,乞伏国仁因病去世。

乞伏国仁去世后,其弟乞伏乾归接位,他于公元388年将都城迁到了今天的兰州市西固地区。之后,乞伏乾归在与后秦的战争中失败归降,被后秦政权安排到临夏当刺史,不久又被安排到兰州榆中县的宛川地区带兵镇守。

乞伏乾归在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后脱离后秦,又跑到兰州西固建立了西秦都城。412年2月,他率兵占领临夏地区,把都城迁移到今天的积石山县刘集乡界内。同年6月,在位16年的乞伏乾归被侄子乞伏公府所杀,一同被杀的还有乞伏乾归的十几个儿子。乞伏公府杀死叔父后逃到现在的广河县拥兵自守。

乞伏乾归被杀不久,他的儿子乞伏炽磐从兰州榆中县宛川赶来临夏继位。

乞伏炽磐骁勇善战,果断坚毅,谋略过人,临机还能善于决断。他在继承大位后,带着弟弟一起在广河县的南山抓住了谋杀他父亲的凶手乞伏公府及其四个儿子,在一个名叫谭郊的地方将五人判处车裂的极刑,将父亲乞伏乾归安葬在枹罕。412年8月,乞伏炽磐率领文武百官及军民两万多户迁到临夏,将枹罕(今临夏县新集古城境内)定为西秦都城。

这是临夏第二次成为一国之都。

这一次,随着乞伏炽磐四处征战所带回的俘虏和百姓,使临夏地区人口大增。不到两年时间,征战中近十万被掳来的军民在临夏定居。

眼看着国富民强,踌躇满志的乞伏炽磐在临夏新集镇的古城墙上与大臣们聊天时,看见南山上有五色云彩冉冉升起,就高兴的对大臣们说道:“你们看,前面的山上有五彩云升起,这不正是我一定会平定天下、大业将成的吉兆吗?”

雄心勃勃的乞伏炽磐就在这一年率领两万多骑兵灭掉了南凉国,还把南凉的文武百官及一万多户百姓迁徙到了临夏。俘获的文武百官量才使用,所有百姓也给与妥善安置,所辖面积从甘肃武威到天水、陇南及青海东部,一时兵强地广,国力强盛。

在乞伏炽磐执政期间,他积极开拓疆域,使西秦进入极盛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在攻灭南凉之后,乞伏炽磐还在炳灵寺与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尕鲁坪之间的黄河上架设起一座木质飞桥。这是临夏境内黄河段上架设的第一座桥梁,史称“天下第一桥”,可惜这座桥被西夏国主李乾顺烧毁。

迁都天水,三代而亡

公元428年,乞伏炽磐病死,其子乞伏暮末继位,西秦开始走向衰亡。乞伏暮末继位后由于刑政苛酷,导致众叛亲离,最终在北凉的威胁下离开临夏,迁都天水,在走到南安也就是现在的陇西渭水东岸的地方时,被大夏国国主郝连定围堵而投降。431年6月,郝连定将乞伏暮末和其宗族五百余人全部杀死,使维系了47年的西秦政权至此彻底灭亡,临夏又被归入郝连定的大夏政权版图。